治疗原则
肛门失禁的治疗应根据不同发病原因来治疗,如由疾病引起者,应治疗原发病,如直肠脱垂引起者,将脱垂治愈后,肛门失禁即可自愈。因脑脊髓肿瘤引起的肛门失禁,应治疗脑或脊髓肿瘤,如因马尾神经损伤引起的肛门失禁,首先应恢复马尾神经功能,因肛管括约肌损伤引起的肛门失禁,可经手术修复括约肌或重建括约肌的方法来恢复肛管括约肌的功能。
一般治疗
1、调节好饮食,治疗肛管直肠的炎症:使大便成形,避免腹泻及便秘,消除肛管直肠炎症刺激的不适感。常用的方法是多吃含纤维素高的及富有营养的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肛管直肠有炎症可服用抗生素。如肛周皮肤有炎症应保持肛周清洁、干燥或外用药物治疗。
2、锻炼肛管括约肌,方法是收缩肛门(提肛),每天提肛500次左右,每次坚持数秒钟,以增强肛管括约肌的功能,这对不完全性肛门失禁者效果较好。
药物治疗
可使用止泻药如蒙脱石散剂,改变排便的稠度和频率。术前可口服抗生素如甲硝唑、庆大霉素等,抑制肠内细菌,减少术后感染的机会。
手术治疗
由于手术损伤、产伤或外力损伤括约肌致局部缺陷、先天性疾病、直肠癌术后肛管括约肌切除等则需进行手术治疗,可采用括约肌修补术、直肠阴道内括约肌修补术、括约肌折叠术和括约肌成形术等。
1、肛管括约肌修补术
目的是将切断的括约肌两端由瘢痕组织分离中予以缝合。多用于损伤不久的病例,括约肌有功能部分占1/2者。如伤口感染应在6-12个月内修补,以免肌肉萎缩。方法为沿瘢痕外侧1-2cm处行半环行切口,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将括约肌断端由瘢痕组织处适当分离,切除瘢痕组织,对肛管括约肌进行修补。术后应控制大便3-4天,便后坐浴换药,保持局部清洁。
2、肛管前方括约肌折叠术
适用于括约肌松弛的患者。方法为在肛门前方1-2cm处沿肛缘作一半圆形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在皮下组织下方与外括约肌之间游离少许显露外括约肌前部,然后将皮瓣向后翻转,覆盖肛门,牵开皮瓣后可见两条外括约肌由肛门两侧向前、向会阴体方向行走。在两侧外括约肌及内括约肌之间可见一三角间隙,用丝线缝合两侧外括约肌肌膜及少许肌纤维关闭间隙,使肛管紧缩。肌纤维不要缝得过多,以防坏死纤维化。缝合皮下组织及皮肤。
3、经阴道括约肌折叠术
适用于括约肌松弛的患者。在阴道后壁的远端做一弧形切口,将阴道后壁向上分离,显露外括约肌的前部。将括约肌提起,缝合使括约肌缩紧。然后将示指伸入肛管,测试肛管的紧张度。再缝合切口上端的肛提肌,最后缝合阴道后壁切口。
4、Parks肛管后方盆底修补术:适用于严重的神经性肛门失禁及直肠脱垂固定术后仍有较重的肛门失禁者。于肛门后方做切口,将内括约肌和肛管直肠牵向前方,继续向上分离到耻骨直肠肌上缘,显露两侧的髂骨尾骨肌及耻骨尾骨肌。间断缝合两侧肌肉,尤其耻骨直肠肌要缝合牢固,缩短耻骨直肠肌,使肛管直肠角前移,恢复正常角度,再缝合缩短外括约肌。
5、括约肌成形术
用股薄肌移植于肛管周围,代替或加强括约肌功能。适用于括约肌完全破坏或先天性无括约肌,以及不能用括约肌修补术治疗者。
其他治疗
电刺激常用于神经性肛门失禁。将刺激电极置于外括约肌内。或用塞和肌电计刺激括约肌和盆底肌,使之有规律收缩和感觉反馈,均可改善肛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