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为感染放线菌所致,其多正常寄生在人体牙龈、扁桃体和牙齿上,通常不致病,但当机体全身或局部(如皮肤黏膜机械屏障受损)抵抗力降低,尤其是同时伴有其他需氧菌感染时,则可引起放线菌病。
基本病因
1、放线菌生物学特性病原菌主要是放线菌属中的以色列放线菌、牛型放线菌和赖氏放线菌,还有蛛网膜菌属的丙酸蛛网菌和双歧杆菌属的艾氏双歧杆菌。放线菌抵抗力弱,一般消毒剂均可将其杀死,对青霉素、链霉素、四环素等抗生素敏感。放线菌病一般认为多属内源性疾病,无明显传染性。
2、放线菌的致病机制放线菌属多正常寄生在人体牙龈、扁桃体和牙齿上,可以引起局部或血行感染,大部分放线菌属于人类寄生菌,通常不致病,但当机体全身或局部(如皮肤黏膜机械屏障受损)抵抗力降低尤其是同时伴有其他需氧菌感染时,则可引起放线菌病,含放线菌的脓性分泌物进入呼吸道可引起胸部放线菌病,放线菌沿消化道破损处或腹壁受损处感染可引起腹部放线菌病。在免疫缺陷患者中可引起严重的血行播散。
诱发因素
口腔卫生差、拔牙、腹部手术、皮肤外伤等为发病的诱发因素。
抑郁症并非一定是终身病,但存在复发风险,部分患者可能经历慢性或反复发作的病程。通过规范治疗和长期管理,多数患者可实现临床痊愈并维持良好社会功能,但仍有30%-50%患者可能经历病情反复。抑郁症的病程具有显著异质性。首次发作患者经系统治疗后,60%-70%可在6-12个月内达到临床痊愈。然而,抑郁症具有高复发率特征,未接受维持治疗的患者1年内复发率可达40%-50%,5年内复发率超过80%。复发风险与遗传易感性、残留症状、社会心理应激、治疗依从性等因素密切相关
痰液显微镜检查可用于观察痰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及其他有形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