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线菌病
放线菌病的症状

放线菌病是一种渐进性、化脓性、肉芽肿性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可发生于人体的任何部位,主要侵犯头颈部、腹部及肺部。发病初期局部呈无痛硬结或肿块,临床症状随发病部位、病程进展而有不同,可有发热、盗汗、咳嗽、咳脓痰、胸痛、腹痛、腹泻、皮下结节等症状。本病多见于农村。临床特点为多发性结节、脓肿及广泛纤维化。

典型症状

1、面颈部放线菌病约占患者的60%,为最常见类型,好发于颈面交界部位及下颌角、牙槽嵴。患者多有近期口腔炎症或拔牙史。发病初期局部呈现轻度水肿和疼痛或无痛性皮下肿块,其后肿块逐渐变硬、增大,以后变软形成脓肿,破溃后形成多发性窦道,溢出有臭味的脓液及直径1~2mm呈分叶状的淡黄色坚实的“硫黄颗粒”。脓肿灶及周围组织可有肉芽增生,形成肉芽肿。如不治疗,在附近可再出现类似硬结。颊部、舌、咽部、唾液腺、颅骨、脑膜以及颅内都可能被累及,通常是由感染灶直接扩散所致。

2、胸部放线菌病占放线菌病的10%~15%,肺放线菌病最常见的感染部位为肺门和肺底,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咳脓痰、咯血、胸痛等肺部慢性炎症表现,常缓慢起病,症状多不典型。患者痰中有硫黄颗粒及放线菌。当病变累及胸膜时可出现明显胸痛并有胸腔积液。感染播及胸壁后形成结节、脓肿,穿透胸壁皮肤时则形成多发性引流窦道,排泄物中有典型的“硫黄颗粒”。此时患者出现进行性消瘦、发热、乏力、贫血、夜间盗汗和呼吸困难等症状。肺放线菌病依其病变发展阶段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影像学表现,早期可无特异性表现或仅仅表现为支气管肺炎;晚期病变多侵犯胸膜、胸壁,形成窦道,并可造成特征性的肋骨破坏。

3、腹部放线菌病占18%~28%。在腹部多侵犯回盲部,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腹部肿块,坚硬且与腹壁浸润活动度小,有腹痛、腹泻、便血、消瘦、发热等症状,可穿过腹壁形成排脓瘘管,肝脏与胆囊也可受累,有时引起腰肌脓肿。极易误诊为恶性肿瘤,术前很难确诊,大多病例是在剖腹探查时才被确诊。

4、皮肤和其他部位放线菌病原发性皮肤放线菌病多由外伤包括动物和昆虫叮咬等引起。开始为皮下结节,后结节软化,破溃形成瘘管,排出黏稠的脓液含有颗粒。皮损愈后留下萎缩性瘢痕。病变向四周不断蔓延并深入深部组织,日久因大量萎缩性瘢痕和纤维化呈硬块状,此种损害亦可诊断为足菌肿。脑型放线菌病少见,常由原发性肺部放线菌病播散而来,腹部放线菌病播散至中枢神经系统的报道罕见。少数患者不易查到原发感染灶。临床上患者主要表现为脑脓肿和脑膜炎或脑膜脑炎,少数也可表现为肉芽肿、硬膜下积脓或硬膜外脓肿等。放线菌尚可引起眼结膜和泪小管炎、女性生殖器放线菌病,报道尚有发生于膀胱、肾、肱骨、心瓣膜等部位的原发性放线菌感染及骨骼、关节的原发性感染,这些病变临床上少见。

并发症

1、面、颈部放线菌病,后期可致其下方骨膜炎及骨髓炎。

2、腹部放线菌病,也可波及腹部其他脏器如胃、肝、肾等,或波及椎骨、卵巢及膀胱、胸腔或血行播散侵及中枢神经系统。

3、胸部放线菌病,可伴胸膜粘连和胸腔积液,亦可波及心包致心包炎。

4、脑型放线菌病,局限型,尚可见压迫颈内动脉,大脑中、前动脉近端变窄。弥漫型,也可呈硬膜外脓肿、颅骨骨髓炎等。

5、皮肤型放线菌病,亦可侵入深部组织,局部因纤维化,瘢痕形成而很硬。

相关解析
熊洪海 主治医师

感染科 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

诺卡放线菌病的症状有哪些?

诺卡放线菌病病主要表现为为造成患者出现多个脏器形成脓肿,也有可能会造成脑部脓肿,皮肤以及皮下形成脓肿。如果患者没有及时的治疗,很有可能会造成病人出现寒战,胸痛,衰弱,发热,咳嗽以及体重减轻等症状。在出现这种症状时,一定要及时的进行治疗,防止病情的进一步加重。

观看问答
疾病相关 更多»
糖尿病能吃芋头吗

糖尿病患者可适量吃芋头,但须严格把控食用量,因芋头含碳水化合物,过量摄入易致血糖波动,对病情控制不利。芋头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根茎类蔬菜,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以及矿物质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成分。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芋头中的膳食纤维能够减缓食物在胃肠道的吸收速度,进而有效控制餐后血糖的急剧升高。同时,芋头所含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也有助于提升患者的免疫力,促进整体健康。不过,糖尿病患者在享用芋头时,必须注意控制食用量。芋头中含有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如果过量食用,会导致血糖水平上升

徐文明 副主任医师
糖尿病2型是什么意思

糖尿病2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由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导致血糖水平升高。需通过综合管理控制病情,预防并发症。糖尿病2型的病因颇为复杂,既涉及遗传因素,也受环境因素影响。遗传因素使得某些个体对糖尿病具有更高的易感性。而环境因素,如长期保持不良的生活习惯、营养过剩、体力活动严重不足等,都可能诱发或加重病情。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是糖尿病2型发病的两大核心机制。在疾病早期,糖尿病2型的症状可能并不明显。但随着病情的逐渐发展,患者可能会出现多饮、多食、多尿以及体重下降等典型症状

徐文明 副主任医师
恐艾症和艾滋病的区别

恐艾症和艾滋病是两种不同的疾病,二者的区别分别有病理机制、症状、检测指标等,了解这些区别有助于大家更好的了解自身可能出现的情况。1、病理机制:恐艾症的病理机制主要涉及个体对艾滋病的认知偏差,患者由于缺乏正确的信息来源,可能会将正常现象误解为艾滋病的症状,从而产生过度担忧和恐慌的情绪。艾滋病则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免疫系统疾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主要攻击CD4+T细胞,导致免疫调节障碍和全面的免疫功能受损

刘赟 副主任医师
相关检查 更多»
痰液显微镜检查
痰液显微镜检查

痰液显微镜检查可用于观察痰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及其他有形成分。

疾病专区 更多»
寄生虫病
蛲虫病 包虫病 蛔虫病 钩虫病 绦虫病 肝吸虫病
免疫缺陷
艾滋病 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 联合免疫缺陷病 抗体免疫缺陷病 遗传性补体缺陷病 先天性全丙种球蛋白低下血症
传染病
肺结核 腮腺炎 麻疹 猩红热 百日咳 流行性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