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孢子菌病

什么是球孢子菌病?

  • 发病部位:全身
  • 常见病因:
  • 挂号科室:感染科
  • 检查项目:
  • 典型症状:发热
  • 注意事项:
什么是球孢子菌病?

球孢子菌病是指吸入含高度感染性球孢子菌分节孢子的尘埃所致的深部真菌病,主要由鼻腔吸入体内而感染,感染一般以肺脏为常见,偶见于皮肤及身体其他器官。患病皮肤表现为丘疹、结节、糜烂、附近淋巴结肿大;系统表现有高热、乏力、食欲减退、消瘦、贫血、咳嗽、呼吸困难等;侵犯脑及脑膜可表现为脑膜炎、脑炎等症状。

球孢子菌病的病因

球孢子菌病是由粗球孢子菌引起的疾病,可通过呼吸进入肺部,或是通过外伤进入体内。患者感染后是否出现症状、症状的严重程度以及球孢子菌的播散性感染等与宿主的免疫情况有关,播散性球孢子菌病通常与HIV感染、大...

查看更多»
球孢子菌病的症状

人群感染球孢子菌后,50%~60%呈无症状隐性感染而仅球孢子菌素皮肤试验阳性,40%呈自限性感冒或流感样症状,比如咳嗽等症状,10%的患者发展为肺炎,患者可出现咳嗽、咳痰、胸痛以及皮疹等症状,还有约<...

查看更多»
球孢子菌病的治疗

治疗原则大多数原发性肺球孢子菌病不需要特别治疗,可以自愈,但应注意休息,保证营养支持。如有发热、体重减轻、乏力数周至2个月不能缓解的患者需治疗,应选择合适的抗真菌药物。播散性病例应选择及时和足够的全身...

查看更多»
球孢子菌病的症状 更多»

球孢子菌病俗称圣华金热或溪谷热,即球孢子菌性肉芽肿,其就诊于感染科、皮肤科或变态反应科,且是一种由粗球孢子菌引起的疾病。球孢子菌病表现为自限性呼吸器官原发性感染或良性急性无症状,可在皮肤、肾脏、骨骼、大脑或其他组织形成局灶性病变。脑膜炎、胸腔积液等病症是球孢子菌病的并发症,且球孢子菌病治愈性较好。

球孢子菌病的症状

1、球孢子菌病的典型症状表现为低烧、淋巴结肿大、皮损处发生下疳样损害,形成结节。

2、且对于原发性皮损,其发生下疳样损害的时间大多在感染的1~3周内,继而再形成结节,沿淋巴管分布,并伴有淋巴结肿大和淋巴管炎,但大部分能够自愈。

3、而继发性皮损则表现为多发性中央部破溃、无痛性结节...

相关解析
沃琤 副主任医师

肝病科 九江市第三人民医院

球孢子菌病是什么病

球孢子菌病,又称球孢子菌性肉芽肿。是由粗球孢子菌引起的一种疾病,常表现为急性良性无症状,或自限性的呼吸器官原发性感染,偶尔有播散情况,可在皮肤,皮下组织,淋巴结,骨骼,肝脏肾脏,脑膜,大脑或其它组织形成,局灶性病变。本病又叫溪谷热,是美国西南部地方的流行性疾病,易感者通过西路含真菌孢子的尘埃,获得感染由于临床表现,出现时间比较晚,有时候要到流行区以外才能出现明显的感染症状,发病者以青壮年和野外工作者居多,男性多于女性。检查可以通过争取直接进行直接检查,如有其它方面类似症状,请及时到医院就诊。

观看语音
龙振昼 副主任医师

感染科 宁德市闽东医院

副球孢子菌病的症状有哪些

副球孢子菌病主要是感染了副球孢子菌而引起的一种病变,通常表现为浑身不适,咳嗽,发热出汗,呼吸困难,食欲不振,口部溃疡甚至全身性感染,建议患者及时到医院积极治疗,日常注意饮食卫生,调整营养的饮食结构,避免吃刺激性食物,尤其路边摊,平时加强体育锻炼,提高个人体质。

观看问答
相关医生 更多»
周利军

周利军 副主任医师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 感染科

擅长: 发热等感染性疾病,常见肝病的诊断治疗。

相关医院 更多»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电话:020-61641114;02...

地址:广州大道北1838号南方医科大学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电话:01083572211

地址:西什库大街8号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电话:02885551331

地址:成都市武侯区国学巷37号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电话:021-52889999(本院...

地址:总院:上海市乌鲁木齐中路12号;东院:浦东新区红枫路525号(近明月路);北院:宝山区陆翔路108号(镜泊湖路518号);江苏路分部:江苏路796号;静安分院:上海市西康路259号(新闸路口);肝病门诊:上海市静安区长乐路1040号;西院:闵行区金光路958号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电话:021-34186000(总机...

地址:总院:上海市瑞金二路197号(永嘉路口);北院:嘉定区嘉定新城中心区(马陆镇)希望路999号;远洋分院:上海市徐汇区淮海中路1174号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电话:总机:0571-8723611...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庆春路79号

相关药品 更多»
氟康唑胶囊
氟康唑胶囊

本品主要用于以下适应症中病情较重的患者:1.念珠菌病。2.隐球菌病。3.球孢子菌病。4.用于接受化疗、放疗和免疫抑制治疗患者的预防治疗。5.本品亦可替代伊曲康唑用于芽生菌病和组织胞浆菌病的治疗。

氟康唑胶囊
氟康唑胶囊

1.念珠菌病:用于治疗口咽部和食道念珠菌感染;播散性念珠菌病,包括腹膜炎、肺炎、尿路感染等;念珠菌外阴阴道炎。尚可用于骨髓移植患者接受细胞毒类药物或放射治疗时,预防念珠菌感染的发生。2.隐球菌病:用于治疗脑膜以外的新型隐球菌病;治疗隐球菌脑膜炎时,本品可作为两性霉素B联合氟胞嘧啶初治后的维持治疗药物。3.球孢子菌病。4.本品亦可替代伊曲康唑用于芽生菌病和组织胞浆菌病的治疗。

氟康唑胶囊
氟康唑胶囊

本品主要用于以下适应症中病情较重的患者:1.念珠菌病:用于治疗口咽部和食道念珠菌感染;播散性念珠菌病,包括腹膜炎、肺炎、尿路感染等;念珠菌外阴阴道炎。尚可用于骨髓移植患者接受细胞毒类药物或放射治疗时,预防念珠菌感染的发生。2.隐球菌病:用于治疗脑膜以外的新型隐球菌病;治疗隐球菌脑膜炎时,本品可作为两性霉素B联合氟胞嘧啶初治后的维持治疗药物。3.球孢子菌病。4.用于接受化疗、放疗和免疫抑制治疗患者的预防治疗。5.本品亦可替代伊曲康唑用于芽生菌病和组织胞浆菌病的治疗。

氟康唑胶囊
氟康唑胶囊

1.念珠菌病: 用于治疗口咽部和食管念珠菌感染;播散性念珠菌病,包括腹膜炎、肺炎、尿路感染等;念珠菌外阴阴道炎。尚可用于骨髓移植患者接受细胞毒类药物或放射治疗时,预防念珠菌感染的发生。 2.隐球菌病: 用于治疗脑膜炎以外的新型隐球菌病;治疗隐球菌脑膜炎时,本品可作为两性霉素B联合氟胞嘧啶初治后的维持治疗药物。 3.球孢子菌病。 4.用于接受化疗、放疗和免疫抑制治疗患者预防念珠菌感染的治疗。 5.本品亦可替代伊曲康唑用于芽生菌病和组织胞浆菌病的治疗。

氟康唑胶囊
氟康唑胶囊

本品主要用于以下适应症中病情较重的患者: 1.念珠菌病:用于治疗口咽部和食道念珠菌感染;播散性念珠菌病,包括腹膜炎、肺炎、尿路感染等;念珠菌外阴阴道炎。尚可用于骨髓移植患者接受细胞毒类药物或放射治疗时,预防念珠菌感染的发生。 2.隐球菌病:用于治疗脑膜以外的新型隐球菌病;治疗隐球菌脑膜炎时,本品可作为两性霉素B联合氟胞嘧啶初治后的维持治疗药物。 3.球孢子菌病。 4.用于接受化疗、放疗和免疫抑制治疗患者的预防治疗。 5.本品亦可替代伊曲康唑用于芽生菌病和组织胞浆菌病的治疗。

氟康唑胶囊
氟康唑胶囊

本品主要用于以下适应症中病情较重的患者: 1.念珠菌病:用于治疗口咽部和食道念珠菌感染;播散性念珠菌病,包括腹膜炎、肺炎、尿路感染等;念珠菌外阴阴道炎。尚可用于骨髓移植患者接受细胞毒类药物或放射治疗时,预防念珠菌感染的发生。 2.隐球菌病:用于治疗脑膜以外的新型隐球菌病;治疗隐球菌脑膜炎时,本品可作为两性霉素B联合氟胞嘧啶初治后的维持治疗药物。 3.球孢子菌病。 4.用于接受化疗、放疗和免疫抑制治疗患者的预防治疗。 5.本品亦可替代伊曲康唑用于芽生菌病和组织胞浆菌病的治疗。

疾病相关 更多»
抑郁症是终身病吗

抑郁症并非一定是终身病,但存在复发风险,部分患者可能经历慢性或反复发作的病程。通过规范治疗和长期管理,多数患者可实现临床痊愈并维持良好社会功能,但仍有30%-50%患者可能经历病情反复。抑郁症的病程具有显著异质性。首次发作患者经系统治疗后,60%-70%可在6-12个月内达到临床痊愈。然而,抑郁症具有高复发率特征,未接受维持治疗的患者1年内复发率可达40%-50%,5年内复发率超过80%。复发风险与遗传易感性、残留症状、社会心理应激、治疗依从性等因素密切相关

徐莉萍 主任医师
艾滋病发热用抗生素治疗有效吗

艾滋病发热用抗生素治疗是否有效取决于发热原因。如果发热是由细菌性感染引起,用抗生素治疗可能有效;如果发热是由艾滋病病毒本身或机会性感染(如病毒、真菌、寄生虫等)引起,用抗生素治疗通常没有效。当艾滋病患者发热是由细菌性感染引起时,抗生素治疗通常是有效的。因为抗生素能够针对细菌进行杀菌或抑菌,从而控制感染并缓解发热症状。在这种情况下,医生会根据感染部位和可能的病原菌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艾滋病患者发热若是由艾滋病病毒本身引起的,如病毒血症期,或是由机会性感染引起,抗生素治疗通常没有效

李晖 主任医师
艾滋病核酸检测窗口期是多久

艾滋病核酸检测的窗口期通常为7-14天,即感染后7天左右部分人可检出病毒核酸,14天内绝大多数感染者能被准确检测到。相比抗体检测,核酸检测能更早发现感染。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后,会先在局部淋巴结大量复制,随后进入血液形成病毒血症。核酸检测通过检测血液中的病毒RNA来判断感染,其窗口期较短是因为病毒复制速度快,通常在感染后1周左右血液中病毒载量即可达到检测下限。但个体差异可能导致部分人病毒复制延迟,因此医学上通常以14天作为保守窗口期上限,确保检测准确性

李晖 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寄生虫病
蛲虫病 包虫病 蛔虫病 钩虫病 绦虫病 肝吸虫病
免疫缺陷
艾滋病 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 联合免疫缺陷病 抗体免疫缺陷病 遗传性补体缺陷病 先天性全丙种球蛋白低下血症
传染病
肺结核 腮腺炎 麻疹 猩红热 百日咳 流行性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