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孢子菌病
球孢子菌病的症状

人群感染球孢子菌后,50%~60%呈无症状隐性感染而仅球孢子菌素皮肤试验阳性,40%呈自限性感冒或流感样症状,比如咳嗽等症状,10%的患者发展为肺炎,患者可出现咳嗽、咳痰、胸痛以及皮疹等症状,还有约< 1%的患者进展为播散性感染,患者持续发热、乏力、寒战,甚至死亡。

典型症状

1、肺球孢子菌病约60%患者无任何症状,仅球孢子菌素试验阳性表明曾有过感染。另外40%患者有症状,在感染7~21天后出现,轻者仅如上呼吸道感染,重者有低热、咳嗽、畏寒、厌食、盗汗、头痛、咳黏液性脓痰有时伴血丝。少数一开始即表现为渗出性胸膜炎。胸口有缩窄感。偶尔有持续性严重疼痛,似冠状动脉闭塞、肋骨骨折或肾结石等。在上述症状出现的开始几天中,约50%病例发生皮肤红斑或斑丘疹,另有3%皮损表现为结节性红斑或多形红斑。疼痛性结节出现时有发热,小腿部多见,也偶见于臀部、大腿和头皮等处。一般2~3天后消退,留下色素沉着。结节在数周后又再度出现。多形红斑好发于手掌边缘、脸、颈、上肢等处,也可表现如结膜炎或关节炎样。有时两种皮损可同时存在。有过敏性皮疹的患者被认为免疫力正在增强,一般不会发展成系统性或播散性感染。

2、播散性感染球孢子菌的播散性感染与宿主密切相关。可播散至肺、皮肤、骨骼、关节和其他内脏等。免疫抑制、肿瘤等均是易感染因素。怀孕易导致播散性感染。临床表现为持续发热、乏力、畏食、消瘦、咳嗽及咳脓性痰。骨及邻近软组织可有肉芽肿形成,常见皮肤浸润及溃烂。当脑及脑膜被侵犯,可出现颅底受累的慢性脑膜炎及脑水肿症状,个别可出现脑积水,局限性脑脓肿,患者常于数周内死亡。

伴随症状

1、极少数患者伴发胸膜炎。

2、患者可能出现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大。

并发症

患者的肺部病变常进一步引发肺部的其他细菌、真菌等病原体感染,严重者可能出现支气管扩张、气胸或是大咯血。

相关解析
龙振昼 副主任医师

感染科 宁德市闽东医院

球孢子菌病的症状

球孢子菌病俗称圣华金热或溪谷热,即球孢子菌性肉芽肿,其就诊于感染科、皮肤科或变态反应科,且是一种由粗球孢子菌引起的疾病。球孢子菌病表现为自限性呼吸器官原发性感染或良性急性无症状,可在皮肤、肾脏、骨骼、大脑或其他组织形成局灶性病变。脑膜炎、胸腔积液等病症是球孢子菌病的并发症,且球孢子菌病治愈性较好。

球孢子菌病的症状

1、球孢子菌病的典型症状表现为低烧、淋巴结肿大、皮损处发生下疳样损害,形成结节。

2、且对于原发性皮损,其发生下疳样损害的时间大多在感染的1~3周内,继而再形成结节,沿淋巴管分布,并伴有淋巴结...

观看文章
龙振昼 副主任医师

感染科 宁德市闽东医院

副球孢子菌病的症状有哪些

副球孢子菌病主要是感染了副球孢子菌而引起的一种病变,通常表现为浑身不适,咳嗽,发热出汗,呼吸困难,食欲不振,口部溃疡甚至全身性感染,建议患者及时到医院积极治疗,日常注意饮食卫生,调整营养的饮食结构,避免吃刺激性食物,尤其路边摊,平时加强体育锻炼,提高个人体质。

观看问答
疾病相关 更多»
糖尿病能吃芋头吗

糖尿病患者可适量吃芋头,但须严格把控食用量,因芋头含碳水化合物,过量摄入易致血糖波动,对病情控制不利。芋头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根茎类蔬菜,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以及矿物质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成分。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芋头中的膳食纤维能够减缓食物在胃肠道的吸收速度,进而有效控制餐后血糖的急剧升高。同时,芋头所含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也有助于提升患者的免疫力,促进整体健康。不过,糖尿病患者在享用芋头时,必须注意控制食用量。芋头中含有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如果过量食用,会导致血糖水平上升

徐文明 副主任医师
糖尿病2型是什么意思

糖尿病2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由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导致血糖水平升高。需通过综合管理控制病情,预防并发症。糖尿病2型的病因颇为复杂,既涉及遗传因素,也受环境因素影响。遗传因素使得某些个体对糖尿病具有更高的易感性。而环境因素,如长期保持不良的生活习惯、营养过剩、体力活动严重不足等,都可能诱发或加重病情。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是糖尿病2型发病的两大核心机制。在疾病早期,糖尿病2型的症状可能并不明显。但随着病情的逐渐发展,患者可能会出现多饮、多食、多尿以及体重下降等典型症状

徐文明 副主任医师
恐艾症和艾滋病的区别

恐艾症和艾滋病是两种不同的疾病,二者的区别分别有病理机制、症状、检测指标等,了解这些区别有助于大家更好的了解自身可能出现的情况。1、病理机制:恐艾症的病理机制主要涉及个体对艾滋病的认知偏差,患者由于缺乏正确的信息来源,可能会将正常现象误解为艾滋病的症状,从而产生过度担忧和恐慌的情绪。艾滋病则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免疫系统疾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主要攻击CD4+T细胞,导致免疫调节障碍和全面的免疫功能受损

刘赟 副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寄生虫病
蛲虫病 包虫病 蛔虫病 钩虫病 绦虫病 肝吸虫病
免疫缺陷
艾滋病 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 联合免疫缺陷病 抗体免疫缺陷病 遗传性补体缺陷病 先天性全丙种球蛋白低下血症
传染病
肺结核 腮腺炎 麻疹 猩红热 百日咳 流行性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