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萍 主任医师
妇产科 太和县人民医院
产妇产后血晕,是指分娩后突然头晕,无法坐起来,或全身发胀,恶心呕吐,痰急,心烦意乱,甚至头晕、昏迷,称为“产后出血性头晕”。西医尚无相应的名称,但临床疾病如产后出血引起的塌陷、休克或羊水栓塞等可相互涉及。产妇产后血晕是一种产后危重症,如不及时治疗,往往危及产妇生命,或引起气血不足等疾病。
产妇产后血晕主要原因
1、血虚气虚
产后出血,精神失常,导致昏迷等。
2、血瘀
产后恶露、淤血、头晕引起的精神障碍等。
产妇产后血晕预防保健
产后血晕的现象可以服用补血口服液或是阿胶糕来进行治疗的,做好保暖,休息好,是有利于身体的恢复,平时多吃一些补血的食物为好的,如动物肝脏,红枣,桂圆,蛋黄等来进行调理身体的情况为好的,也是需要做好产后复查来确定身体的情况。
顺产后通常建议6-8周后再同床,具体时间需结合产妇身体恢复状况而定。顺产过程中,产妇的阴道、宫颈等生殖器官会受到不同程度损伤,产后子宫蜕膜脱落形成恶露排出,子宫需要时间逐渐收缩恢复至孕前状态。若过早同床,此时子宫颈口尚未完全闭合,子宫内膜创面未修复,容易将细菌带入阴道和子宫,引发子宫内膜炎、盆腔炎等感染性疾病;同时,性生活的机械刺激也可能导致尚未愈合的伤口裂开、出血,影响身体恢复。6-8周后,多数产妇身体机能逐渐恢复,子宫基本复原,恶露停止,侧切或撕裂伤口也已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