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口炎性腹泻
热带口炎性腹泻的诊断

诊断

主要根据热带地区的居住、旅行史以及典型的腹泻、腹痛、脂肪泻、体重下降和营养不良等临床表现,结合血清叶酸及维生素B12测定、大便常规及培养、吸收试验、小肠气钡造影、小肠镜检查及活检,多可作出诊断。医生在诊断过程中,需排除肠道寄生虫病、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乳糜泻等。

鉴别诊断

1、肠道寄生虫病

如贾弟鞭毛虫、阿米巴等,这些寄生虫感染也多在热带发生,临床症状也与热带口炎性腹泻相似,需要注意鉴别,大便虫卵检查及寄生虫检查有助于鉴别。

2、炎症性肠病

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均可出现吸收不良,但它们均有各自的特点。克罗恩病腹痛多以右侧为主,很少伴有血便,部分患者有明显的肛周病变;内镜下特点包括:局灶性溃疡周围黏膜外观正常,或有鹅卵石形息肉样改变。溃疡性结肠炎通常有黏液脓血便、伴有明显的里急后重,内镜下炎症局限在黏膜,病变连续。

3、维生素12缺乏

维生素12缺乏也可以导致木糖吸收不良并引起空肠黏膜的不正常。治疗后可使吸收功能恢复,纠正贫血有助于鉴別。

4、乳糜泻

其部分临床表现、内镜下特征和组织学改变与热带口炎性腹泻相同,除乳糜泻特异性血清学检测外,尚无单个诊断性特征可以区分乳糜泻与热带性口炎性腹泻。热带口炎性腹泻患者没有抗组织转谷氨酰胺酶抗体和抗肌内膜抗体,但乳糜泻患者存在这些抗体。有时,由于两种疾病存在重叠,可能需对HLADQ-2和DQ-8进行基因分型。乳糜泻患者几乎都有HLADQ-2或DQ-8,若其缺失则可排除乳糜泻。

疾病相关 更多»
胆碱能性荨麻疹中医辨证论治

胆碱能性荨麻疹在中医辨证论治中,多认为其发病与体内阴阳失衡、腠理不固、热邪内蕴或气血失调相关,临床常见以下证型及治法:1.风热犯表证:辨证要点是遇热、运动、情绪激动后皮肤出现风团,色红,伴瘙痒、灼热感,舌红苔薄黄,脉浮数。需疏风清热,解表止痒。常用方药有消风散加减(荆芥、防风、蝉蜕、知母、石膏、牛蒡子等)。2.卫表不固证:辨证要点是风团反复发作,稍动即汗出,平素易感冒,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脉细弱。需要益气固表,调和营卫

王霞 副主任医师
辛芩颗粒治过敏性鼻炎效果怎么样

辛芩颗粒治疗过敏性鼻炎有一定效果,但具体效果因人而异,与病情严重程度、个体对药物的反应等因素相关。从中医角度看,过敏性鼻炎属于“鼻鼽”范畴,多由肺、脾、肾虚损,外感风寒、异气等引起,治疗以益气固表、祛风通窍为主。辛芩颗粒由细辛、黄芩、荆芥、防风、白芷、苍耳子、黄芪、白术、桂枝、石菖蒲组成,其中黄芪、白术可益气固表,桂枝、细辛能温阳散寒,黄芩可清热,诸药配伍,共奏益气固表、祛风通窍之功,适用于肺气虚寒型过敏性鼻炎,可缓解鼻痒、喷嚏、流鼻涕、鼻塞等症状

黄汉超 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胃病
慢性胃炎 胆汁反流性胃炎 慢性浅表性胃炎 急性单纯性胃炎 萎缩性胃炎 小儿胃炎
富贵病
高血压 冠心病 高血脂 动脉粥样硬化 急性心肌梗塞 脑中风
腹泻
细菌性痢疾 阿米巴痢疾 轮状病毒肠炎 病毒性腹泻 感染性腹泻 大肠杆菌性胃肠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