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
根据患者病史、临床表现,结合相应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一般可以明确诊断。在诊断过程中,需注意与急性胃肠炎、病毒性肝炎、消化道溃疡病、胆囊炎等疾病进行鉴别。
鉴别诊断
1、急性胃肠炎
急性胃肠炎也可引起恶心呕吐,甚至脱水,多有饮食不洁史,除恶心、呕吐外兼有上腹部或全腹阵发性疼痛、腹泻、水样便,粪便检查有白细胞或脓细胞,抗感染治疗后症状可迅速消失。
2、病毒性肝炎
严重孕吐可出现黄疸,肝功能损害,但一般血清转氨酶升高不超出正常值上限的4倍,在补水分,纠正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后病情好转。急性病毒性肝炎常有肝炎接触史,呕吐不甚严重,常伴有肝区疼痛,虽食欲缺乏,但多可进食;肝功能检查谷丙转氨酶明显升高,胆红素升高,肝炎病毒的特异性血清学标志可助诊断。
3、消化道溃疡病
部分患者可有恶心、呕吐,常伴上腹部疼痛嗳气、反酸,胃溃疡常于饭后30分钟至2小时发作腹痛,十二指肠溃疡的疼痛则在空腹或夜间发生。
4、胆囊炎
本病多在进食油腻食物后发生,恶心呕吐伴右上腹部持续性或阵发性绞痛,常向右肩放射,可伴寒战、发热、黄疸。腹部体检可扪及肿大的胆囊,Murphy征阳性。B超检査胆囊增大,囊壁毛糙。
5、胆道蛔虫症
本病除恶心呕吐外,伴上腹部剑突下右下方阵发性或持续性绞痛,疼痛多剧烈,可向肩背部放射。粪便检查有虫卵。B超检查胆道内有平行光带的蛔虫体。
6、神经官能症性呕吐
本病的特点是呕吐发作与精神刺激等因素密切相关,与妊娠无关。呕吐常在进食后立即发生,呕吐声响,吐出物少主要为水分,呕吐后又可再进食,虽长期反复发作却不影响营养状态,肝肾功能正常。
7、偏头痛
本病多从青春期开始,以阵发性半侧头痛为主,伴恶心呕吐,吐后头痛减轻。妊娠后可诱发本病发作,发作前常有乏力,嗜睡或烦躁不安等。头痛时伴有同侧偏盲,眼前闪动性光点和颜面感觉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