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原则
风湿免疫病的慢性病贫血和缺铁性贫血一般无需特别处理,主要是针对原发病治疗。若贫血较严重可给予输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主要依靠大剂量激素治疗。
对因治疗
风湿病性贫血患者主要针对原发治疗,风湿免疫病在临床治疗中常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物、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进行治疗。
1、非甾体抗炎药
主要包括阿司匹林、对乙酚氨基酚、吲哚美辛、布洛芬、尼美舒利、罗非昔布、塞来昔布等,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多种发热和各种疼痛症状时有很好的效果。
2、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能够迅速控制病情,并且具有消肿止痛的作用,是治疗风湿性疾病的首选药物,有强大的抗炎作用。临床上应用时需考虑各种疾病的性质及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剂量及治疗时间。可引起高血糖、高血压、胃肠道疾患、骨质疏松、股骨头坏死等不良反应,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尽量缩短治疗时间,减少使用的剂量。
3、免疫抑制剂
主要包括羟氯喹、甲氨蝶呤、环磷酰胺、硫唑嘌呤、来氟米特等药物。各种药物都有其不同的治疗机理,如甲氨蝶呤抑制细胞内二氢叶酸还原酶,使嘌呤合成受抑,控制病情;来氟米特抑制合成嘧啶的二氢乳清酸脱氢酶,使活化淋巴细胞的生长受抑制;硫唑嘌呤能抑制细胞的合成功能。上述药物起效缓慢,一般4-6 周起效。
4、生物制剂
生物制剂也称生物调节剂,是针对免疫过程中细胞表面分子及细胞因子等的靶分子免疫治疗,与细胞因子选择性、竞争性结合,从而起到快速缓解症状、改善病情的作用。如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等。
药物治疗
1、铁剂
慢性病贫血患者可以口服铁剂治疗,铁剂可以抑制肿瘤坏死因子的形成,减少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疾病进展。但铁的利用率低,本治疗方式仍有争议。
2、红细胞生成素
红细胞生成素可以促进造血,有效改善贫血症状。联合红细胞生成素及铁治疗不仅可以纠正贫血还可使疾病活动程度减轻。
3、大剂量激素治疗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主要依靠大剂量激素治疗,对于发生危象的患者可用甲基泼尼松龙冲击治疗。
其他治疗
输血:输血是一种快速有效改善贫血且被广泛采用的方法,对严重贫血或危及生命的贫血,尤其是伴有出血的患者很有帮助。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如确需输血,应输入用生理盐水洗涤的红细胞,以免大量补体输入诱发急性溶血。
月经量过多引起缺铁性贫血是一种常见的女性健康问题。在规律的月经周期中,子宫内膜会脱落,并通过宫颈和阴道排出体外,形成经血。正常情况下,女性的月经周期为28天左右,每次月经的持续时间为3-7天,月经量一般在30-80毫升之间。然而,有些女性月经量过多,超出正常范围,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月经量过多可能导致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是一种由于体内铁元素不足而引起的贫血症状。铁元素在体内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红血球中的血红蛋白分子的组成部分,负责携带氧气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
贫血和高血压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疾病,但在某些情况下,贫血可能会引起高血压。这是因为贫血会导致血液中氧的携带能力下降,造成身体组织器官缺氧,为了弥补缺氧状态,身体会加快心脏跳动,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因此,贫血患者需要特别注意饮食来预防高血压的发生。首先,贫血患者应增加摄入富含铁质的食物,如瘦肉、鱼虾、鸡蛋、豆类等。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元素,增加摄入铁质能够提高血红蛋白含量,改善贫血症状。其次,贫血患者还需要增加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番茄、草莓、椰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