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出现胆囊增大的情况,一方面考虑可能是由胆囊的肿瘤压迫导致出现的症状,但同时也考虑是胆囊的炎症刺激的原因。可以进一步进行CT检查,看是否有异常的肿瘤。如果没有问题,主要就是做好饮食的调理,不吃任何油腻的食物,避免引起胆囊炎的发作,然后定期进行复查,看是否有所恢复。
胆囊增大可以少量的吃一些蛋白质粉,但是注意不要吃太多油腻的食物,胆囊增大不排除是有胆囊炎等疾病导致的表现,所以应该是注意控制饮食,不要增加胆囊的负担,如果炎症刺激,比较严重的也可以用消炎利胆药物来治疗。平时尽量是少吃一些油腻的或者太过于辛辣的食物。
如果经过超声检查,显示胆囊增大,同时伴有白细胞增高,恶心发热的病情,考虑是有急性胆囊炎的发生,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输液治疗,及时控制住病情的发展;一旦出现有化脓性病情发作的时候,可以考虑进行手术治疗。
胆囊如果明显增大,是需要考虑是否有慢性胆囊炎引起胆囊功能下降,或者胆囊本身有慢性积液的情况存在。如果有明显的炎症,尤其是有胆囊积液,说明胆囊的功能已经严重的下降,这种情况平时的饮食还是要以清淡易消化饮食为主,金针菇这种蔬菜是可以吃的,它不会影响胆囊功能。
胆囊结石患者在饮食上需避免食用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糖食物,以及辛辣刺激性食物。1.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如油炸食品、动物内脏、肥肉、蛋黄、蟹黄等,会促使胆囊剧烈收缩以排出胆汁帮助消化,而胆囊结石患者的胆囊在收缩过程中,结石容易卡顿在胆囊管,引发胆绞痛,甚至导致胆囊炎发作。2.高糖食物:如果酱、蜜饯、甜饮料等,会使体内血脂升高,增加胆汁中胆固醇饱和度,促使结石形成或增大。3.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等,会刺激胃肠道,引起胆囊的异常收缩和胆汁分泌紊乱,同样会增加胆囊结石发作风险
急性胆囊炎的恢复时间通常在1-2周,非复杂性急性胆囊炎经及时规范治疗,1周左右症状可明显缓解;而病情复杂或出现并发症者,恢复时间可能延长至2周甚至更久。一、非复杂性急性胆囊炎:病情严重程度是影响恢复时间的关键因素。单纯性急性胆囊炎,炎症局限、未出现穿孔、坏疽等并发症,通过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补液、使用抗生素,如头孢菌素联合甲硝唑抗感染治疗,多数患者可较快控制炎症
胆囊大小的正常值,长通常为7-12cm,宽通常为3-5cm,容积通常为40-60ml。胆囊大小会随进食和胆汁排泄发生变化,其正常大小是维持胆汁储存、浓缩和排放功能的基础。空腹状态下,胆囊处于充盈状态,体积较大,此时长径可达10-12cm,宽径为4-5cm,以储存肝脏分泌的胆汁。进食后,尤其是摄入高脂肪食物,胆囊会收缩,将储存的胆汁排入十二指肠,帮助消化脂肪。此时胆囊体积明显缩小,长径可能缩短至7-8cm,宽径也相应减小。当胆囊出现病变时,其大小会发生异常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