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淋巴细胞浸润症,即皮肤淋巴的细胞出现病变。临床一般以男性多见,常发生于面颈和躯干上部。发病症状以皮损为主。最常见于颊、额部,也可见于背、前臂、小腿、前胸和腹部。初起为一个,数个或很多丘疹,向外扩展成片状或中央消退呈盘状、环状,表面平滑或高低不平,质偏坚实,粉红至红棕色。无毛孔扩大或粘着性鳞屑。
皮肤淋巴细胞浸润症最早于1953年由Jessner与Kanof提出,但目前其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日晒、药物等因素有关。1、遗传部分患者有家族发病的情况,因而提示可能与遗传有关。2、日晒部分患者其...
查看更多»皮肤淋巴细胞浸润症好发于面部,特别是颧部和额部常见,有时也见于背部、胸前及其他部位,主要表现为皮肤紫红色或黄红色斑块,一般无自觉症状。典型症状皮损开始为扁平小丘疹,红到黄红色,然后向四周扩大成班块状,...
查看更多»治疗原则皮肤淋巴细胞浸润症目前可采用药物或物理方法进行治疗,但部分患者皮损可能会自行消退,因此也可暂时不进行治疗,先定期随访观察,如有需要再进行相关治疗。药物治疗1、系统性用药常用糖皮质激素、沙利度胺...
查看更多»电话:01088326666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南大街11号
地址:上海市东方路1630号(东),上海市山东中路145号(西)
电话:02885551331
地址:成都市武侯区国学巷37号
电话:01065296114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帅府园一号(东院);北京市西城区大木仓胡同41号(西院)
地址:朝阳区樱花东路2号(本部);朝阳区双泉堡甲2号(西区舰船院区);北京市朝阳区文学馆路47号(北区)
地址:本院:南京市中山路321号;北院:南京市中山北路53号;江北院区:南京市江北新区浦珠中路359号
抗巨细胞病毒IgG抗体偏高通常表示人体曾感染过巨细胞病毒,目前多处于感染恢复期或已获得终身免疫,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巨细胞病毒感染后,人体会先后产生IgM和IgG抗体:IgM抗体在感染早期出现,持续时间较短,是近期感染的标志;IgG抗体在感染中后期或恢复后产生,可长期存在甚至终身携带。因此,IgG抗体偏高说明既往感染过巨细胞病毒,而非现症感染。健康人群中多数人曾隐性感染巨细胞病毒,尤其是免疫功能正常者,这种情况通常无临床症状,也无需治疗
抑郁症并非一定是终身病,但存在复发风险,部分患者可能经历慢性或反复发作的病程。通过规范治疗和长期管理,多数患者可实现临床痊愈并维持良好社会功能,但仍有30%-50%患者可能经历病情反复。抑郁症的病程具有显著异质性。首次发作患者经系统治疗后,60%-70%可在6-12个月内达到临床痊愈。然而,抑郁症具有高复发率特征,未接受维持治疗的患者1年内复发率可达40%-50%,5年内复发率超过80%。复发风险与遗传易感性、残留症状、社会心理应激、治疗依从性等因素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