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不同时期的临床表现,结合患者本人及其家族中有遗传过敏史(哮喘、过敏性鼻炎、特应性皮炎)、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和血清IgE升高等特点,一般可作出诊断。诊断过程中还需与慢性单纯性苔藓、接触性皮炎、湿疹、婴儿脂溢性皮炎等疾病相鉴别。
诊断依据
目前国际上常用的AD诊断标准为Williams 标准。
1、2岁以前发病(4岁以下儿童不适用)。
2、屈侧皮肤受累史(包括肘窝、胭窝、踝前、眼周或颈周)。
3、有全身皮肤干燥史。
4、个人史中有其他过敏性疾病,如哮喘或花粉症等,或者一级亲属中有过敏性疾病史。
5、有可见的身体屈侧皮炎(1岁以下儿童包括颊部前额和远端肢体湿疹)。
皮肤瘙痒(或父母诉患儿有搔抓或摩擦史)加上以上标准中的3项或更多,可诊断AD。
鉴别诊断
1、慢性单纯性苔藓
皮损为苔藓样变及多角形扁平丘疹,无个人和家族遗过敏史,无特殊的皮损发生与发展规律,无血清和皮肤点刺试验的异常发现。
2、接触性皮炎
是皮肤或黏膜接触外源性物质后,在接触部位甚至以外的部位发生的炎症性反应。表现为红斑、肿胀、丘疹、水疱、甚至大疱。
3、湿疹
湿疹的皮肤损害与特应性皮炎没有多大区别,但是没有一定发病部位,常无家族史。
4、婴儿脂溢性皮炎
常见于出生后不久的婴儿,头皮局部或全部有灰黄色或棕黄色油腻状鳞屑覆盖,有时可累及眉区、鼻唇沟、耳后等处,瘙痒较轻。无遗传过敏性家族史。
5、其他
有时还需与疥疮、银屑病、朗格汉斯细胞组织增生症等疾病相鉴别。可通过临床特点和实验室检查、病理检查的结果进行鉴别。
根据是否合并其他过敏性疾病,可将特应性皮炎分为单纯型和混合型两种。
1、单纯型
仅表现为皮炎。又可分为内源型和外源型,外源型患者有血清总IgE升高、特异性IgE水平升高和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而内源型上述变化不明显或缺如。内源型特应性皮炎容易漏诊。
2、混合型
除了有皮炎的表现外,还合并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结膜炎等。
皮肤物理检查包括划痕试验、点刺试验、斑贴试验、滤过紫外线检查(W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