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应性皮炎
特应性皮炎的诊断

根据不同时期的临床表现,结合患者本人及其家族中有遗传过敏史(哮喘、过敏性鼻炎、特应性皮炎)、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和血清IgE升高等特点,一般可作出诊断。诊断过程中还需与慢性单纯性苔藓、接触性皮炎、湿疹、婴儿脂溢性皮炎等疾病相鉴别。

诊断依据

目前国际上常用的AD诊断标准为Williams 标准。

1、2岁以前发病(4岁以下儿童不适用)。

2、屈侧皮肤受累史(包括肘窝、胭窝、踝前、眼周或颈周)。

3、有全身皮肤干燥史。

4、个人史中有其他过敏性疾病,如哮喘或花粉症等,或者一级亲属中有过敏性疾病史。

5、有可见的身体屈侧皮炎(1岁以下儿童包括颊部前额和远端肢体湿疹)。

皮肤瘙痒(或父母诉患儿有搔抓或摩擦史)加上以上标准中的3项或更多,可诊断AD。

鉴别诊断

1、慢性单纯性苔藓

皮损为苔藓样变及多角形扁平丘疹,无个人和家族遗过敏史,无特殊的皮损发生与发展规律,无血清和皮肤点刺试验的异常发现。

2、接触性皮炎

是皮肤或黏膜接触外源性物质后,在接触部位甚至以外的部位发生的炎症性反应。表现为红斑、肿胀、丘疹、水疱、甚至大疱。

3、湿疹

湿疹的皮肤损害与特应性皮炎没有多大区别,但是没有一定发病部位,常无家族史。

4、婴儿脂溢性皮炎

常见于出生后不久的婴儿,头皮局部或全部有灰黄色或棕黄色油腻状鳞屑覆盖,有时可累及眉区、鼻唇沟、耳后等处,瘙痒较轻。无遗传过敏性家族史。

5、其他

有时还需与疥疮、银屑病、朗格汉斯细胞组织增生症等疾病相鉴别。可通过临床特点和实验室检查、病理检查的结果进行鉴别。

特应性皮炎的类型

根据是否合并其他过敏性疾病,可将特应性皮炎分为单纯型和混合型两种。

1、单纯型

仅表现为皮炎。又可分为内源型和外源型,外源型患者有血清总IgE升高、特异性IgE水平升高和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而内源型上述变化不明显或缺如。内源型特应性皮炎容易漏诊。

2、混合型

除了有皮炎的表现外,还合并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结膜炎等。

相关解析
黎舒华 副主任医师

皮肤病科 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特应性皮炎诊断标准

特异性的成年人和青少年的皮炎诊断标准是有家族史或者是个人发病史,病程超过6个月以上,而且是对症性的湿疹,血清总IgE升高增高。儿童特异性皮炎的诊断标准是皮肤瘙痒,有慢性的发病过程,有典型的干皮疹。有湿疹皮炎的情况下,注意不要吃海鲜一类的食物。

观看问答
疾病相关 更多»
梅毒和包皮炎明显区别是什么

包皮炎指的是龟头炎,梅毒与龟头炎是两种不同的疾病,其明显区别主要体现在病因、症状、传播途径、诊断方法和治疗方式上。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细菌感染,属于一种慢性系统性的性传播疾病。其症状多样,早期可能表现为无痛性溃疡,随后可能出现皮疹、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梅毒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具有高度传染性。诊断上,梅毒需通过血清学检测,如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等。治疗上,梅毒通常使用青霉素等抗生素,效果显著。而龟头炎则通常是由细菌、真菌或病毒感染引起,也可能与过敏反应或局部刺激有关

张国喜 副主任医师
相关检查 更多»
皮肤物理检查
皮肤物理检查

皮肤物理检查包括划痕试验、点刺试验、斑贴试验、滤过紫外线检查(Wo

疾病专区 更多»
皮肤病
带状疱疹 毛囊炎 尖锐湿疣 手足口病 水痘 风疹
黑癣 叠瓦癣 癣菌疹 毛癣 脓癣 明癣
寄生虫病
蛲虫病 包虫病 蛔虫病 钩虫病 绦虫病 肝吸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