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的诊断

诊断

医生根据临床表现、遗传方式、起病年龄、家族史,血清肌酸激酶测定、肌电图、肌肉酶组织化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一般可明确诊断。基因分析有助于区别不同的类型,但并非全都为阳性。

鉴别诊断

1、运动神经元病

(1)少年型近端脊肌萎缩症:因青少年起病,有对称分布的四肢近端肌萎缩,需与肢带型肌营养不良鉴别。但本病有肌束震颤;肌电图为神经源性损害,可资鉴别。

(2)肌萎缩侧索硬化: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因手部小肌肉无力和萎缩需与远端型肌营养不良鉴别;但本病除肌萎缩外,尚有肌肉跳动、肌张力高、腱反射亢进和病理反射阳性,以及肌电图提示广泛的神经源性受损表现,则可区别。

2、慢性多发性肌炎

因对称性肢体近端无力需与肢带型肌营养不良鉴别。但本病无遗传史,病情进展较快,常有肌痛、血清CK增高、肌肉病理符合肌炎改变,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有效。

3、重症肌无力

主要与眼咽型和眼肌型区别。重症肌无力有易疲劳性和波动性的特点,新斯的明试验阳性,肌电图的低频重复电刺激检查也可作鉴别。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的类型

根据遗传方式、起病年龄、萎缩肌肉的分布、病程进展速度和预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可分为:

1、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

根据抗肌萎缩蛋白疏水肽段是否存在,以及蛋白空间结构变化和功能丧失程度的不同,本型又可分为两种类型:

(1)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DMD):是我国最常见的X连锁隐性遗传的肌病。

(2)Becker型肌营养不良(BMD):Becker(1967年)首先报道该病,呈X连锁隐性遗传,与DMD是等位基因病。

2、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FSHD)

是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较为常见的一种类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相关解析
石德全 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的症状如何鉴别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是一种肌肉变性病症,跟患者的基因缺陷有关。对于这类疾病,一般通过其症状进行鉴别。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的常见症状就是肌肉无力、肌肉发生萎缩,病情会呈进行性加重。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有很多类型,其中比较常见的是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主要症状是发生在婴幼儿时期,3~5岁后会行走不良、发育比较落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上述症状会越来越明显,逐渐出现奔跑困难、行走时呈鸭步状,在蹲下后难以起身,体格检查时Gower呈阳性。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患者的生存期限

1、不同类型的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其存活时间不同。

2、D型...

观看文章
疾病相关 更多»
肌酐多高需要透析

肌酐是人体肌肉代谢产生的废物,主要通过肾脏排出体外。其水平是评估肾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情况下,高达707umol/L就需要透析。肌酐水平升高通常意味着肾脏功能受损,无法正常将肌酐排出体外。当肌酐水平达到707umol/L时,通常表示肾脏功能已经严重受损,可能需要进行透析治疗。透析是一种通过机器或腹膜来过滤血液,去除多余废物和水分的方法,可以帮助肾脏功能受损的患者维持生命

杨光 主任医师
相关检查 更多»
磷酸肌酸激酶
磷酸肌酸激酶

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又称磷酸肌酸激酶,

肌酸激酶
肌酸激酶

肌酸激酶也叫做血清肌酸激酶、肌酸磷酸激酶,是细胞中的一种酶类,它主

尿儿茶酚胺
尿儿茶酚胺

儿茶酚胺(CA)又称邻苯二酚胺,包括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

肌电图
肌电图

肌电图(EMG)是神经科的一项重要辅助检查,在检查中常与神经传导速

疾病专区 更多»
慢性病
糖尿病 高血压 冠心病 强直性脊柱炎 银屑病 癫痫
出汗
盗汗 自汗 冷汗 小儿多汗 产后多汗 手汗症
老年人疾病
糖尿病 高血压 冠心病 高血脂 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