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源性休克
神经源性休克的诊断

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用药史、受伤史、麻醉史等,再结合典型症状、体格检查、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即可作出诊断。此外,在诊断过程中,医生还需进一步排除迷走血管性昏厥、过敏性休克等疾病。

诊断依据

1、病史

患者存在可引起神经源性休克的病因,如剧烈疼痛与精神创伤、药物(麻醉药、安眠药)、麻醉(脊髓、腰麻、硬膜外麻)、有创性穿刺(脑室、胸腔、心包、腹腔)等。

2、临床特征

(1)原发病所致的剧烈疼痛及神经功能缺失。

(2)血压下降,收缩压低于90mmHg,中心静脉压降低。

(3)皮肤低灌注导致面色苍白、肢端发绀、四肢湿冷。

(4)心肌缺血导致胸闷、心悸,心率可小于60次/分或大于120次/分。

(5)呼吸困难,呼吸频率小于7次/分或大于29次/分。

(6)头晕、恶心、呕吐,精神异常,如焦虑、易激惹、淡漠,以及疲倦或突发晕厥等。

(7)肾脏低灌注导致尿量小于0.5ml/(kg·h)。

3、实验室检查

血气分析显示代谢性酸中毒和低氧血症。

鉴别诊断

1、迷走血管性昏厥

多发生在注射后,尤其患者有发热、失水或低血糖倾向时。患者常呈面色苍白、恶心、出冷汗,继而可昏厥。与神经源性休克比较,迷走血管性昏厥经平卧后立即好转,血压虽低,但脉搏缓慢。

2、过敏性休克

过敏性休克有接触或使用过敏源的病史;同时存在与过敏相关的伴发表现,如全身或局部荨麻疹或其他皮疹,伴喉头水肿,并出现吸气性呼吸困难。

疾病相关 更多»
肋间神经疼吃什么药

肋间神经痛是一种常见的疼痛症状,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感染、外伤、肿瘤等。药物治疗是缓解肋间神经痛的重要方法之一,但具体用药应根据病因和症状的严重程度来选择。以下是一些常用于治疗肋间神经痛的药物:1.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萘普生等,具有镇痛和抗炎作用,可缓解疼痛和减轻炎症。2.阿片类药物:如吗啡、羟考酮等,对于严重的疼痛可能有效,但由于其潜在的成瘾性和副作用,通常仅在其他药物无效时使用。需要注意的是,药物治疗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遵循医嘱用药

闫振文 副主任医师
神经官能症的饮食

神经官能症是一组精神障碍的总称,包括强迫症、焦虑症、恐怖症、躯体形式障碍等等。以下是一些关于神经官能症的饮食建议:-补充营养:均衡的饮食可以确保身体获得足够的营养,从而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患者可以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如全麦面包、燕麦、瘦肉、鱼类、蛋类等,这些食物有助于改善神经功能。此外,还可以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草莓、猕猴桃等,这些食物有助于缓解焦虑和紧张情绪

闫振文 副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慢性病
糖尿病 高血压 冠心病 强直性脊柱炎 银屑病 癫痫
出汗
盗汗 自汗 冷汗 小儿多汗 产后多汗 手汗症
老年人疾病
糖尿病 高血压 冠心病 高血脂 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