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通过患者的临床表现、既往病史,结合实验室检测PRNP基因和脑脊液14-3-3蛋白、脑电图和MRI等结果,多可作出诊断。在诊断过程中,需排除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疾病。
诊断依据
克雅病的诊断可采用以下标准:
1、在2年内发生的进行性痴呆。
2、肌阵挛、视力障碍、小脑症状、无动性缄默等四项中具有其中两项。
3、脑电图周期性同步放电的特征性改变。
具备以上三项可诊断为很可能CJD;仅具备1、2两项,不具备第3项诊断为可能CJD;如患者脑活检发现海绵状态和PrPSC者,则为确诊的CJD。可用脑蛋白检测代替脑电图特异性改变。
鉴别诊断
1、克雅病的精神和智力下降需与阿尔茨海默病、进行性核上性麻痹、遗传性进行性舞蹈病相鉴别,前者病情进展迅速,有其他局灶性损害表现,而后几种疾病多进展缓慢,脑电图检查无典型的周期性三相波。
2、克雅病的锥体外系损害需与橄榄脑桥小脑萎缩、肝豆状核变性、帕金森病鉴别,这些病无肌阵挛,脑电图检查中无典型周期性三相波。结合CJD的临床特点,再结合影像学、脑电生理、免疫学等方面的检查不难与其他神经系统疾病鉴别。
根据不同的病因,临床中常将克雅病分为散发型、遗传型、医源型和新变异型四类。
1、散发型克雅病(sCJD)
据国外报道,90%的克雅病为散发型,无明显原因。
2、遗传型克雅病(gCJD/fCJD)
据国外报道,9%的克雅病为遗传型,为基因突变所致。此病的基因突变位点有T188K、E196K、E200K、E196A、G114V、V203I等。其中在中国以T188K最为常见,其临床表现与sCJD较为相似。
3、医源型克雅病(iCJD)
据国外报道,不足1%的克雅病为iCJD。
4、新变异型克雅病(vCJD/nv
抑郁症并非一定是终身病,但存在复发风险,部分患者可能经历慢性或反复发作的病程。通过规范治疗和长期管理,多数患者可实现临床痊愈并维持良好社会功能,但仍有30%-50%患者可能经历病情反复。抑郁症的病程具有显著异质性。首次发作患者经系统治疗后,60%-70%可在6-12个月内达到临床痊愈。然而,抑郁症具有高复发率特征,未接受维持治疗的患者1年内复发率可达40%-50%,5年内复发率超过80%。复发风险与遗传易感性、残留症状、社会心理应激、治疗依从性等因素密切相关
艾滋病发热用抗生素治疗是否有效取决于发热原因。如果发热是由细菌性感染引起,用抗生素治疗可能有效;如果发热是由艾滋病病毒本身或机会性感染(如病毒、真菌、寄生虫等)引起,用抗生素治疗通常没有效。当艾滋病患者发热是由细菌性感染引起时,抗生素治疗通常是有效的。因为抗生素能够针对细菌进行杀菌或抑菌,从而控制感染并缓解发热症状。在这种情况下,医生会根据感染部位和可能的病原菌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艾滋病患者发热若是由艾滋病病毒本身引起的,如病毒血症期,或是由机会性感染引起,抗生素治疗通常没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