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雅病起病多为慢性或亚急性,呈进行性发展,可分为初期、中期和晚期。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皮层功能损害、小脑功能障碍、脊髓前角损害和锥体束受损,具体症状有精神障碍、痴呆、帕金森样改变、共济失调、肌阵挛等。
典型症状
患者多隐匿起病,缓慢进行性发展,临床可分为以下三期:
1、初期
表现为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失眠、抑郁和记忆减退等类似神经衰弱和抑郁症的表现,可有头痛、眩晕等症状。
2、中期
大脑皮质、锥体外系、锥体束及小脑受损的症状交替或相继出现。
(1)大脑皮质受损表现为进行性痴呆,一旦出现记忆障碍,病情将迅速进展,患者外出找不到家,人格改变,痴呆,可伴有失语、皮质盲(表现为双眼视力下降或完全丧失、眼底正常、双眼瞳孔对光反射正常)。
(2)锥体外系受损表现为面部表情减少、震颤、动作缓慢、手足徐动、肌张力增高等。
(3)小脑受损出现共济失调,表现为站立不稳、步态蹒跚、运动不协调。
(4)脊髓前角细胞或锥体束损害可引起肌萎缩、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此期约2/3患者出现肌阵挛,表现为快速、短暂、触电样肌肉收缩,可遍及全身,也可限于某个肌群。此症状最具特征性。
3、晚期
患者出现尿失禁、无动性缄默(是指患者能注视周围环境及人物,貌似清醒,但不能活动或言语,二便失禁,四肢对刺激可有反射性运动)、昏迷或去皮质强直状态(患者表现为项背强直,腰背反折、身体后仰如弓状、牙关紧闭、双上肢屈曲、双下肢伸直、病理征阳性、多有双侧瞳孔散大固定)。
并发症
1、肺部感染
晚期患者处于昏迷状态,身体免疫力下降,肺部易发生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
2、压疮
晚期患者长期卧床,皮肤组织长期受压,组织缺血、缺氧易发生压疮。
抑郁症并非一定是终身病,但存在复发风险,部分患者可能经历慢性或反复发作的病程。通过规范治疗和长期管理,多数患者可实现临床痊愈并维持良好社会功能,但仍有30%-50%患者可能经历病情反复。抑郁症的病程具有显著异质性。首次发作患者经系统治疗后,60%-70%可在6-12个月内达到临床痊愈。然而,抑郁症具有高复发率特征,未接受维持治疗的患者1年内复发率可达40%-50%,5年内复发率超过80%。复发风险与遗传易感性、残留症状、社会心理应激、治疗依从性等因素密切相关
艾滋病发热用抗生素治疗是否有效取决于发热原因。如果发热是由细菌性感染引起,用抗生素治疗可能有效;如果发热是由艾滋病病毒本身或机会性感染(如病毒、真菌、寄生虫等)引起,用抗生素治疗通常没有效。当艾滋病患者发热是由细菌性感染引起时,抗生素治疗通常是有效的。因为抗生素能够针对细菌进行杀菌或抑菌,从而控制感染并缓解发热症状。在这种情况下,医生会根据感染部位和可能的病原菌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艾滋病患者发热若是由艾滋病病毒本身引起的,如病毒血症期,或是由机会性感染引起,抗生素治疗通常没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