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诊断原则:疟疾主要是通过患者发病前是否到过疟疾流行地区、有否被蚊叮咬、近期有无输血史等,结合患者间歇发作性寒战、高热、大量出汗等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血生化、病原学检查、免疫学检查等,检查出疟原虫即可确诊。
2、诊断依据:
(1)流行病学史患者有在流行区居住或旅行史。
(2)临床表现临床上有周期性发冷、寒战及发热,脾脏逐渐肿大者。
(3)实验室检查患者末梢血涂片或厚涂片,经瑞氏(Wright)或吉氏(Giemsa)染色后找到疟原虫,在疑及疟疾而未找到疟原虫时,应在6小时后复查血片。
疟疾根据感染疟原虫不同可分为:
间日疟:潜伏期为13-15天,疾病两次发作时间的间歇期约为48小时。
三日疟:潜伏期为24-30天,间歇期约为72小时。
卵形疟。潜伏期为13-15天,间歇期约为48小时。
恶性疟:潜伏期为7-12天,间歇期约为36-48小时。
疟疾是很容易出现在夏天的一种疾病,因为疟疾是通过蚊虫的叮咬来传染的,而蚊虫在夏天的时候比较多一点。人们在患有疟疾的时候,经常会出现发冷、发热以及寒战的现象。这些症状跟平时的感冒是非常相似的,所以,在诊断疟疾的时候,就会出现一些困难,容易误诊。那么,疟疾的诊断依据是什么呢?
第一,疟疾在进行诊断的时候,主要就是根据一些流行病学的资料来进行诊断。其中,很多的患者都会有在疟疾流行地区、流行季节居住或旅游史,或者是患者在近年来出现过疟疾发作现象。还有就是如果患者近期接受过输血的话,那么也是很有可能感染疟疾的。此外,还需要根据一些临床表现来确定是否患有疟疾。疟疾的患者警察给的会出现一些...
观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