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
根据患者既往患病史、外伤史,以及临床症状出现的顺序、发病急缓等特点,结合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结果,多可明确诊断。诊断过程中,医生常需排查是否存在脑血管畸形、高血压性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病变。
鉴别诊断
1、高血压性脑出血
患者血压长期升高,血管张力长期增强,致使脑室内脉络膜和脑室壁上微血管发生纤维素样变性硬化,也可发生微血管瘤样改变,加之血压骤然升高,血管破裂而形成脑室出血。高血压病所致脑室出血在中老年人群中最常见。
2、脑血管畸形
脑血管畸形是指脑血管发育障碍而引起的脑局部血管数量和结构异常,并对正常脑血流产生影响。脑血管畸形或闭塞后形成的微血管网向大脑中线至脑室壁延伸,经过一段时间后,血管破裂出血流入脑室系统。其破裂出血主要表现为脑内出血或血肿。其多见于年轻人,发病年龄平均20~40岁。
3、蛛网膜下腔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脑血管突然破裂,血液流至蛛网膜下腔的统称,可分为自发性和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逆流脑室内,多逆流至第四脑室,与脑室出血相似。主要表现为突发的性质不确定的剧烈头痛,可伴有或不伴有短暂的意识丧失、恶心、呕吐、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和颈项强直。
1、原发性脑室出血
原发性脑室出血是指脑室内脉络丛及突入脑室内的动脉破裂出血,或距脑室壁1.5cm处以内的血管破裂出血进入脑室内的积血。
2、继发性脑室出血
继发性脑室出血是指脑室周围脑组织如丘脑、尾状核及壳核等部位出血破入脑室系统,或继发于蛛网膜下腔出血所致的脑室内积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