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先天性异常有副脾、脾缺如多脾症、脾脏反位及游走脾等。其中脾缺如较为罕见,常伴有先天性心、肺发育异常以及内脏反位等,患者一般在一岁内死亡。副脾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脾脏异常,是胚胎期部分脾组织胚芽未融合从而形成脾芽,发生在异常远的部位所致,发病率5%至45%,大多位于脾门、脾胃韧带或者胰尾,偶尔还可见于脾结肠韧带、肠系膜或者左卵巢旁。一般为单发,也可见多发。多脾症是极为少见的,可能是胚胎早期分散的脾脏组织未融合所导致,常常合并有先天性心脏畸形,大多数见于女性。脾脏反位比较少见,并常伴有先天性内脏反位。游走脾又称可为脾脏异位,多因脾蒂和韧带先天性过长所导致,其位置下移,甚至可达盆腔。
杨景哥 主任医师
擅长: 1.胃肠道肿瘤;2.肥胖与2型糖尿病的微创手术治疗;3.疝气的微创手术;4.甲状...
电话:02028823388
地址:广州市中山二路58号
电话:01088326666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南大街11号
电话:01083572211
地址:西什库大街8号
电话:02885551331
地址:成都市武侯区国学巷37号
地址:本部:湖北省武汉市解放大道1277号;西院:湖北省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神龙大道58号;肿瘤中心:武汉市江汉区邬家墩156号
地址:主院区:湖北省武汉市解放大道1095号;光谷院区: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高新大道501号,位于东三环线与光谷三路之间,光谷生物城斜对面;中法新城院区:武汉市蔡甸区新天大道288号
脾虚一般建议先治肝再调脾,中医认为肝与脾关系密切,肝气郁结或肝火过旺易克制脾土,导致脾虚加重,因此需先疏肝理气,再重点健脾以恢复运化功能。中医五行理论中,肝属木,脾属土,木克土为正常制约关系,但若肝气不舒,肝木过度克制脾土,会直接导致脾虚症状(如食欲不振、腹胀、乏力)。此时若单纯健脾,肝郁未解,脾虚易反复。因此需先通过疏肝缓解肝气对脾的压制,再配合健脾增强脾的运化能力,才能从根本上改善脾虚。若脾虚伴随明显情绪问题(如易怒、胸闷)、月经不规律或两胁胀痛,更需优先考虑疏肝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筛查异常不要惊慌,应及时确诊检查、及时治疗、定期复查、还要长期管理,确保甲状腺激素水平维持在正常范围,一般治疗需持续终身。1.确诊检查:筛查异常只是初步提示,需进一步通过血清甲状腺功能检查测定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甲状腺素(FT4)等指标,明确是否患病。若TSH明显升高,FT4降低,基本可确诊。2.及时治疗:一旦确诊,需在医生指导下口服左甲状腺素钠治疗,治疗开始时间越早,越有利于孩子的生长发育和智力发展,避免因甲状腺激素缺乏影响脑发育,造成不可逆的智力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