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常为单眼发病, 病情发展缓慢。患眼可有眼睑肿胀、脓性分泌物,常无疼痛,因此患者经常不能及时就诊。根据患者对结核杆菌的免疫力不同,病变可表现为溃疡型、结节型、乳头增生型、息肉型、结核瘤型、结膜结核疹等几种类型。
典型症状
1、溃疡型
多发生于睑结膜,也有时发生在球结膜。表现为单个或几个散在的粟粒形溃疡。溃疡表面为增生的肉芽组织,溃疡为慢性过程,经久不愈,可逐渐向四周扩展。严重者可累及角膜、巩膜,甚至侵犯眼睑全层。
2、结节型
结膜下出现灰黄色小结节,逐渐增大,呈颗粒状隆起,表面无破溃,周围有滤泡或肉芽组织环绕。病程进展缓慢,最终发展成为菜花状,其中心有坏死区。
3、乳头增生型
多发生于穹隆部结膜,也可见于睑结膜。病变为增生的肉芽组织,发生在穹隆部者呈胶样增生隆起,类似鸡冠花样赘生物,表面有浅溃疡。
4、息肉型
多发生于睑结膜,形如带蒂的纤维瘤。
5、结核瘤型
可能为转移型结核。在球结膜下有单个、质硬、黄色或黄红色、黄豆大小的无痛性结节,表面上皮完整,不形成溃疡,基底部常与巩膜黏着,不能移动。
6、结膜结核疹
组织病变与粟粒性结核相同,在球结膜上出现疹状小结节,约1mm,周围不充血,有自发消失趋势。
并发症
本病患者常可出现肺结核、肾结核、骨结核以及内脏器官的寒性脓肿等。
抑郁症并非一定是终身病,但存在复发风险,部分患者可能经历慢性或反复发作的病程。通过规范治疗和长期管理,多数患者可实现临床痊愈并维持良好社会功能,但仍有30%-50%患者可能经历病情反复。抑郁症的病程具有显著异质性。首次发作患者经系统治疗后,60%-70%可在6-12个月内达到临床痊愈。然而,抑郁症具有高复发率特征,未接受维持治疗的患者1年内复发率可达40%-50%,5年内复发率超过80%。复发风险与遗传易感性、残留症状、社会心理应激、治疗依从性等因素密切相关
艾滋病发热用抗生素治疗是否有效取决于发热原因。如果发热是由细菌性感染引起,用抗生素治疗可能有效;如果发热是由艾滋病病毒本身或机会性感染(如病毒、真菌、寄生虫等)引起,用抗生素治疗通常没有效。当艾滋病患者发热是由细菌性感染引起时,抗生素治疗通常是有效的。因为抗生素能够针对细菌进行杀菌或抑菌,从而控制感染并缓解发热症状。在这种情况下,医生会根据感染部位和可能的病原菌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艾滋病患者发热若是由艾滋病病毒本身引起的,如病毒血症期,或是由机会性感染引起,抗生素治疗通常没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