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通常根据病史、症状和体征,即可做出临床诊断。检查通常只作为辅助,通常不作强制要求;除此以外,还需要排除感染性结膜炎、过敏性结膜炎的其他类型等。
诊断依据
1、病史
包括既往角膜接触镜佩戴史,义眼或眼部手术缝线等病史。
2、症状
眼红、眼痒是特征性表现,分泌物增多和不能耐受接触镜也是重要的诊断依据。
3、体征
上睑结膜乳头增生,随病情加重,可形成大的乳头(>0.3mm),甚至巨乳头(>1mm)。
鉴别诊断
1、特应性角结膜炎
部分患者可以合并特应性皮炎,这是一种伴有面部特应性皮炎的慢性过敏性结膜炎;特应性皮炎患者也可以有出现结膜巨乳头或角膜缘的眼部病变,多见于成年人尤其是中老年人,常年发病,上下眼睑均可发现结膜乳头,角膜新生血管、角膜瘢痕、睑结膜与球结膜粘连导致下穹窿缩短等都是常见症状。
2、春季角结膜炎
春季角结膜炎是一种季节性、反复发作的过敏性结膜炎,主要症状为眼痒、眼部分泌物增多,多为双眼发作,偶有单眼发病的报道。主要由致敏原引起,与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等有关,在我国,该病的发生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和季节特性,以西北及黄河以北多见,春夏季节高发。
临床上相对常见,病情通常较重,可继发角膜损伤,进而损害视力,甚至导致失明。
3、衣原体性结膜炎
衣原体性结膜炎可有眼红、异物感,但通常没有剧烈眼痒;可有乳头增生和结膜瘢痕,但巨乳头罕见;角膜缘可见血管翳。结膜刮片可见沙眼包含体,但无嗜酸性粒细胞。
4、细菌性结膜炎
细菌性结膜炎可有眼红、眼肿、异物感、分泌物增多,但通常没有明显眼痒,且分泌物多为黄色脓性,而春季角结膜炎分泌物为黏性拉丝状,两者截然不同。细菌性结膜炎可有结膜滤泡形成和乳头增生,但通常没有巨乳头,一般不累及角膜。结膜刮片可见大量中性粒细胞,但无嗜酸性粒细胞。
5、病毒性结膜炎
可有眼红、眼肿、流泪、异物感,但通常没有明显眼痒;有较强的传染性,多为浆液性水样分泌物。结膜多以滤泡为主,角膜病变多为上皮下浸润,可伴有耳前淋巴结肿大。结膜刮片无嗜酸性粒细胞。
临床上根据病情进展将巨乳头性结膜炎分为四期。
1、Ⅰ期
患者眼痒,轻度睑结膜充血,细小乳头增生。
2、Ⅱ期
眼痒加重,黏性分泌物较多,上睑结膜充血,不规则的乳头增生。
3、Ⅲ期
中-重度眼痒,黏液性分泌物多,上睑结膜乳头增生,有大于1mm乳头,上睑充血水肿。
4、Ⅳ期
重度眼痒,大量黏液性分泌物,上睑结膜乳头增生大于1mm,有些呈蘑菇状,顶端有坏死,荧光素染色阳性。
筋膜炎打一针就好了的现象,可能源于局部封闭治疗、内热针治疗或针灸治疗等有效的治疗方法。这些方法通过直接作用于炎症部位,能够迅速缓解疼痛,促进恢复。1.局部封闭治疗:这是筋膜炎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医生会在患处注射药物,如类固醇和局部麻醉剂。类固醇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能够迅速减轻炎症和疼痛;局部麻醉剂则能立即缓解疼痛,使患者在短时间内获得较好的舒适感。2.内热针治疗:内热针技术是一种物理治疗方法,通过在针体内部加热,使针尖到针体均匀发热,并在病灶组织内形成一个热针区域
HPV即人乳头瘤病毒。一般情况下,传染性软疣并不是人乳头瘤病毒,两者在感染途径、所致疾病、临床表现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不同。传染性软疣是由传染性软疣病毒感染所致的一种皮肤病,这种病毒属于痘病毒科,与HPV病毒在分类上存在显著差异。人乳头瘤病毒主要引发的是生殖器疣、寻常疣、扁平疣等皮肤病变,以及某些类型的癌症,如宫颈癌、肛门癌等。而传染性软疣则主要表现为皮肤上出现半球状的丘疹,表面呈蜡样光泽,中间呈脐窝状,可以挤出乳酪状软疣小体,多见于儿童以及免疫力较差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