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
脑梗死的治疗

脑梗死的治疗应根据不同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类型、发病时间等确定治疗方案,实施以分型、分期为核心的个体化治疗原则。在一般内科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可酌情选用改善脑循环、脑保护、抗脑水肿降颅压等措施。

一、一般治疗

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及吸氧、调控血压、控制血糖、降低颅内压、维持水电解质紊乱等,同时针对吞咽困难、发热、感染、上消化道出血、心脏损伤、癫痫、肺栓塞等进行治疗。

二、药物治疗

1、溶栓治疗:是目前最重要的恢复血流措施,常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和尿激酶(UK)。

2、抗血小板聚集治疗:适用于不符合溶栓治疗且无出血等禁忌证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常用药物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西洛他唑等抗血小板药物。

3、降纤治疗:对不适合溶栓并经过严格筛选的脑梗死患者,特别是高纤维蛋白血症者可选用降纤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巴曲酶、降纤酶及安克洛酶等。

4、神经保护治疗:常用药物有依达拉奉、胞磷胆碱、神经节苷脂、镁剂、吡拉西坦等。

5、其他:如丁基苯酞、人尿激肽原酶等。

三、手术治疗

1、对大脑半球的大面积脑梗死,可施行开颅减压术和(或)部分脑组织切除术。

2、较大的小脑梗死,尤其是影响到脑干功能或引起脑脊液循环阻塞的,可行后颅窝开颅减压和(或)直接切除部分梗死的小脑,以解除脑干压迫。

3、伴有脑积水或具有脑积水危险的患者应进行脑室引流。

4、脑梗死后出血量大时如无禁忌证可手术治疗。

5、颈动脉狭窄超过50%的患者可根据具体情况考虑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6、患者还可采取介入性治疗,包括颅内外血管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及血管内支架置入等。

四、康复治疗

在病情稳定后应尽早进行康复治疗。在急性期,康复运动主要是抑制异常的原始反射活动,重建正常运动模式,其次是加强肌肉力量的训练。除运动康复治疗外,还应注意语言、认知、心理、职业与社会康复等。

相关解析
张进朝 副主任医师

神经外科 鹰潭市人民医院

中医可以治疗脑梗死的吗

中医是可以治疗脑梗死这种疾病的,但是具体的选择要根据实际病情来判断分析。一些轻微的脑梗死,往往可以使用中医医的方法来进行治疗,比如说吃中药或者是中成药,配合使用中药中医的康复手段来帮助患者恢复功能,但是也要注意止血控制血压,使用甘露醇脱水降低颅内压。并且要注意并发症比较严重的脑梗死单纯使用中医治疗的方法,效果可能不好,要及时进行溶栓治疗。特别严重的,还需要开颅去骨瓣减压治疗。

观看语音
文洁 主治医师

神经内科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脑梗死大小便失禁怎么办

脑梗死的二便失禁,有些会随着病情的好转也会跟着好转,有部分病人是可以恢复的,但是更多的患者,可能永远都遗留二便失禁。对于大小便失禁的患者,男性患者最好是绑尿袋,减少尿液对会阴和臀部的刺激,避免骶尾部的褥疮。女性就只能用纸尿裤,需要及时的更换。如果是大便,每次都要更换纸尿裤,而且便后要清洗,或者是用湿纸巾去擦拭,并且使用皮肤的护理液,保护骶尾部、臀部的皮肤。如果已经出现了褥疮的患者,建议先留置尿管,等褥疮完全痊愈之后再拔除尿管。因为留置尿管也会增加泌尿道的感染,所以如果是非必要的情况下,我们是不建议插尿管的。

观看视频
疾病相关 更多»
梗死后心绞痛临床表现

梗死后心绞痛是指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24小时至1个月内,发生的心绞痛。其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疼痛部位:疼痛的部位与急性心肌梗死相似,主要位于胸骨后或心前区,可放射至肩、背、手臂等部位。2.疼痛性质:疼痛的性质与急性心肌梗死相似,呈压榨性、紧缩性或窒息性疼痛,可伴有出汗、恶心、呕吐等症状。3.疼痛持续时间:梗死后心绞痛的疼痛持续时间较长,一般超过20分钟,可达数小时甚至数天。4.诱因:梗死后心绞痛的发生与活动、情绪激动、饱食等因素有关

赵士超 主任医师
相关检查 更多»
高敏感性-c反应蛋白检测
高敏感性-c反应蛋白检测

高敏感性-c反应蛋白检测一般叫做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是

脑血流灌注显像
脑血流灌注显像

脑血流灌注显像在SPECT显像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检测方法,可用于

神经系统检查
神经系统检查

神经系统检查包括脑神经检查、感觉功能检查、运动功能检查、自主神经功

颅脑CT
颅脑CT

颅脑CT主要用于检查、诊断颅脑疾病如脑出血、颅脑外伤等疾病,检查方

SPECT显像
SPECT显像

SPECT显像是核医学范畴的主流检查手段之一。其具备有动态显像、平

疾病专区 更多»
慢性病
糖尿病 高血压 冠心病 强直性脊柱炎 银屑病 癫痫
出汗
盗汗 自汗 冷汗 小儿多汗 产后多汗 手汗症
老年人疾病
糖尿病 高血压 冠心病 高血脂 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