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渊
鼻渊的诊断

医生通常需要根据患者鼻流浊涕、量多不止等临床表现,结合中医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以及相应的辅助检查则可诊断。同时应与同样有鼻塞流涕的鼻窒、伤风鼻塞等相鉴别。

诊断依据

1、症状

主要表现为单侧或双侧鼻流浊涕,且量较多,可流向鼻前孔,也可向后流入咽部,常伴有鼻塞及嗅觉减退,部分病人可伴有明显的头痛,头痛的部位常局限于前额、鼻根部或颌面部、头顶部等,并有一定规律性。病程可长可短。

2、检查

血常规、X线检查、CT、MRI、纤维鼻咽镜或鼻内镜检查、上颌窦穿刺冲洗、鼻阻力计检查等,有助于明确诊断。

鉴别诊断

1、鼻窒与鼻渊

两者均可出现鼻塞、流涕。鼻窒以鼻塞和下鼻甲肿胀为主,病程较长;鼻渊以浊涕量多为突出症状,可伴鼻塞、头痛或头昏,中鼻道或嗅裂可见脓涕,中鼻甲常肿胀,病程可长可短。鼻窦影像学检查可帮助诊断。

2、伤风鼻塞与鼻渊

两者均有鼻塞、流涕和头痛。伤风鼻塞病程短,早期流清涕,后期为黏涕,下鼻甲肿胀;鼻渊病程相对较长,鼻涕混浊量多,以中鼻甲肿大为主,中鼻道或嗅裂可见脓涕。

鼻渊的类型

1、肺经风热证

主要表现为鼻塞,鼻涕量多而白黏或黄稠,嗅觉减退,头痛,鼻黏膜红肿,尤以中鼻甲较为明显,中鼻道或嗅沟可见黏性或脓性分泌物,可伴有发热,恶寒,咳嗽,舌质红,舌苔薄白,脉浮。

2、胆腑郁热证

主要表现为脓涕量多,色黄或黄绿,或有腥臭味,鼻塞,嗅觉减退,头痛剧烈,鼻黏膜红肿胀,中鼻道、嗅沟或鼻底可见有黏性或脓性分泌物潴留,头额、眉棱骨或颌面部可有叩痛或压痛,可伴有烦躁易怒,口苦,咽干,失眠多梦,小便色黄,舌质红,苔黄或腻,脉弦数。

3、脾胃湿热证

主要表现为鼻涕黄浊而量多,鼻塞重而持续,嗅觉减退,

相关解析
姚俊 主任医师

耳鼻喉科 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

鼻渊通窍颗粒是凉性还是热性

这个药物是属于中成药,性情相对比较温和,并不是特别的凉,也不是热性,有鼻炎的情况下可以服用一段时间,效果还是相对比较好,也没有明显的副作用。鼻炎的人平时要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多喝温开水,少喝饮料,避免各种辛辣,刺激性等食物的摄入。

观看问答
疾病相关 更多»
鼻流清涕是风寒还是风热

鼻流清涕多见于风寒感冒。中医认为,风寒之邪侵袭人体肌表,肺气失宣,津液凝滞,导致鼻窍不通,出现流清涕症状,同时常伴有怕冷、轻度发热、头痛、无汗等表现。不过,鼻流清涕也可能由其他原因引起,需综合判断。风寒感冒初期,人体卫阳被遏,正邪交争,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此时,鼻腔黏膜受风寒刺激,分泌物增多且质地清稀,像清水一样。治疗上以辛温解表为主,可选用感冒清热颗粒、正柴胡饮颗粒等中成药,或饮用生姜红糖水,帮助驱散体内风寒之邪。但鼻流清涕并非风寒感冒所特有

杨海弟 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