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根据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可初步做出诊断。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对于皮肤癌的确诊有重要价值。医生在明确皮肤癌后还需对患者症状类型进行确诊。脂溢性角化病、盘状红斑狼疮、角化棘皮病、帕哲病等可与本病症状相似,多需医生进行鉴别诊断。
诊断依据
1、体表皮肤上发生较硬结节,边缘隆起,并有向四周发展之势,应警惕到皮肤癌的可能,尤其是40岁以上的患者。
2、对患有慢性皮肤疾病和某些职业及接触放射性物质、煤焦油、沥青等的工作人员,如发生皮肤丘疹或小结节,应警惕本病的发生。
3、组织病理学检查有确诊的价值。
鉴别诊断
1、脂溢性角化病
又称老年疣,好发于50岁以上男性,多发于面部、颈部、胸部、背部及手背,损害为略高出于皮肤的圆形或卵圆形扁平疣状皮疹,呈污黄、黄褐色至煤黑色,边界清楚,质地柔软,表面稍粗糙,覆有油脂状鳞屑痂。皮疹数目不定,往往很多。脂溢性角化病可永久存在而不恶变,极少数患者的个别损害可发展成基底细胞癌,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诊断。
2、盘状红斑狼疮
多见于中年男女,损害初发时为小丘疹,渐扩大呈斑块,性质干燥,表面角质增殖,毛囊口扩张,内含有角质栓刺,有萎缩斑,不形成溃疡,边缘多充血。发生于颜面部者呈蝴蝶状分布。血沉、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组织病理可助于鉴别。
3、角化棘皮病
以中年男性较多,多发生于面部,尤其是颊部及鼻部,而四肢、躯干极少见损害为呈坚实的半球形肿瘤耸立皮肤上,似淡红色粉刺或皮肤色泽相似的小结,边缘隆起,中央陷凹成火山口形,内含一个角质痂。本病发展迅速,但长到直径达2cm左右后不再继续发展,2~6个月内能自行萎缩,自然痊愈,遗留萎缩性瘢痕。
4、帕哲病
常侵犯40岁以上妇女单侧乳头和乳晕。早期仅为乳头部小片鳞屑性红斑,界清,波及乳晕及其附近皮肤,表面易糜烂,搔抓后呈湿疹样变化。损害经过缓慢,无自愈倾向。偶可于乳房以外其他大汗腺分布区,如腋窝、外生殖器、肛周、口唇、鼻翼等处。组织病理检查可见表皮内有分散或面团的 Paget,见此细胞即可确诊。
白细胞是人体血液中较为重要的血细胞,属于人体的防御卫士,它能将侵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