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下囊肿
皮下囊肿的症状

典型症状

1、位于真皮内

(1)黏液样囊肿:皮损好发于远端指关节背侧面,多单发。大小约3~15mm,呈半透明、光滑、柔软,为皮肤色。囊肿腔为黏液,其中散在有星状纤维母细胞。

(2)粟丘疹:原发性皮损好发于眼睑、颧部;继发性者好发于耳廓、手背、前臂。大小为粟粒大,质硬,挑破见白色皮脂样物。

(3)毛根鞘囊肿:好发于头部,囊壁为鳞状上皮组成,与毛囊峡部细胞相似。腔的内容为嗜伊红物质。

(4)多发性脂囊瘤:皮损好发于前胸中下部、及阴囊。可单发或多发,呈正常皮色或黄色,直径数毫米至1~2cm。质软,小者略硬。腔内容为油样或奶酪状。

(5)表皮囊肿:直径在0.5~5cm,正常皮色,圆形、有弹性,质略硬。囊壁为正常皮肤,囊腔内充满角质。可单发或多发,常发生于头皮、面部、颈及躯干。

(6)支气管源性与甲状腺舌骨导管囊肿:多见于胸骨切迹上方颈前或颇部。多为单发,损害较小,常伴有瘘管。二者表现相似,其囊壁均为假复层柱状上皮组成,可见上皮细胞纤毛突入囊腔。

(7)阴茎中线囊肿:皮损位于阴茎腹侧,尤其是龟头中线,直径约数毫米。囊壁为假复层上皮,有些上皮细胞浆呈透明。

(8)发疹性毳毛囊肿:为毛囊性小的囊肿,大小为1~2mm。表面可有痂皮及脐窝。常见于胸部、也可见于四肢、躯干、背部。囊壁为鳞状上皮,囊腔为板层状角质及毳毛。囊壁凹陷形成毛囊样结构。

2、位于皮下组织

皮样囊肿:多单发。皮损常位于眼周、面部、腹背中线,体表各处均可发生。直径不超过2cm。囊壁由复层鳞状上皮组成,但与表皮囊肿不同。其囊腔内含有各种表皮附属器,如毛发,含毛发的毛囊突入腔内。

并发症

皮肤囊肿破裂后可能会继发感染。

皮下囊肿的危害

皮肤囊肿位于暴露部位可影响外貌美观。

相关解析
熊英 副主任医师

呼吸中心-放射肿瘤科 中日友好医院

皮下囊肿的症状

皮下囊肿会导致皮下出现无痛性结节或者是丘疹,会高于皮肤的表面,边缘光滑与周围的组织粘连通常会比较少,如果有感染的症状,可能会出现肿胀或者是疼痛的情况。皮下囊肿是由于遗传或者是外伤等多种因素所致,如果没有明显的症状,一般不需要治疗,如果囊肿比较大,可以选择手术切除。

观看问答
疾病相关 更多»
皮下脂肪率偏瘦有几个原因

皮下脂肪率偏低通常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1.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在决定个体皮下脂肪率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的人天生就比较瘦,身体很难储存多余的脂肪,因此其皮下脂肪率相对较低。2.饮食习惯:饮食结构的不合理往往会导致皮下脂肪率偏低。长期以来,不摄入足够的脂肪和蛋白质,或者偏食素食,都会导致脂肪储备不足,从而导致皮下脂肪率偏低。3.运动量过大:长期进行大量的有氧运动,尤其是长时间的有氧运动,会导致身体内脂肪消耗较快,从而使皮下脂肪率偏低

于永超 主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皮肤病
带状疱疹 毛囊炎 尖锐湿疣 手足口病 水痘 风疹
黑癣 叠瓦癣 癣菌疹 毛癣 脓癣 明癣
寄生虫病
蛲虫病 包虫病 蛔虫病 钩虫病 绦虫病 肝吸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