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症状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典型表现为皮肤瘀点、瘀斑以及齿龈、消化道和泌尿道的出血。急性型起病突然,病前常有病毒感染史,可出现发热、恶寒等;慢性型则罕有感染,可能诊断前就已出现反复鼻出血、月经过多等症状。严重者可能出现颅内出血导致死亡。

一、典型症状

1、紫癜及瘀斑:皮肤自发性紫癜或搔抓后出现紫癜是特征性表现,为针尖到针头大小的由红到紫的出血点,平坦,压之不褪色,均成批出现或消退。受伤后皮肤深处可发生瘀斑。常分布于四肢,也可扩展至其他部位。儿童患者通常起病较急,成人患者慢性居多。

2、其他出血症状:还可表现为鼻出血、牙龈出血。严重血小板减少时口腔及舌黏膜可发生血泡。关节、视网膜出血少见,结膜下出血、泌尿生殖道出血及消化道出血也可发生。颅内出血很少见。

二、并发症

少数重度血小板减少患者可并发颅内出血而死亡。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危害

1、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出血风险相对健康人较大。

2、少数患者可能并发颅内出血导致死亡。

相关解析
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血液病科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症状

出现这种疾病后,患者的发病可能就会比较突然,一些患者会出现发热、身体打寒战的情况,另外一些患者皮肤上还可能会出现瘀斑。并且这些瘀斑也是呈现血泡的形状,此外还可能会出现一些舌头出血、牙龈出血、口腔内部也会出血。所以平时一定要多注意观察自己的身体情况。

观看问答
疾病相关 更多»
传染性软疣是hpv吗

HPV即人乳头瘤病毒。一般情况下,传染性软疣并不是人乳头瘤病毒,两者在感染途径、所致疾病、临床表现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不同。传染性软疣是由传染性软疣病毒感染所致的一种皮肤病,这种病毒属于痘病毒科,与HPV病毒在分类上存在显著差异。人乳头瘤病毒主要引发的是生殖器疣、寻常疣、扁平疣等皮肤病变,以及某些类型的癌症,如宫颈癌、肛门癌等。而传染性软疣则主要表现为皮肤上出现半球状的丘疹,表面呈蜡样光泽,中间呈脐窝状,可以挤出乳酪状软疣小体,多见于儿童以及免疫力较差的人群

江燕萍 主任医师
相关手术 更多»
疾病专区 更多»
免疫缺陷
艾滋病 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 联合免疫缺陷病 抗体免疫缺陷病 遗传性补体缺陷病 先天性全丙种球蛋白低下血症
贫血
淋巴瘤 再生障碍性贫血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浆细胞病 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溶血
新生儿溶血病 新生儿ABO溶血病 新生儿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铅中毒引起的溶血性贫血 砷化氢引起的溶血性贫血 新生儿Rh血型不合溶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