龋病
龋病的诊断

诊断依据

存在龋病时,视诊牙齿可以看到有实质性的缺损;在给牙齿进行探诊时,可以发现洞底比正常牙组织软;X线片可以发现病变部位的密度比周围正常组织明显降低。

相关检查

1、视诊:能观察牙齿有无颜色改变、有无空洞形成。

2、探诊:牙齿有龋洞出现时,可探测龋洞大小、深度以及有无穿髓等现象。

3、牙髓活力温度测试:通过检测牙齿对酸、甜、冷、热等刺激的敏感性,判断有无牙髓暴露。

4、口腔X线检查:对于视诊和探诊不能确定的龋损,可借助口腔X线片确定龋洞的深度及其与牙髓腔的关系。

鉴别诊断

龋病需与牙齿过敏症、慢性牙髓炎等疾病相鉴别。其中牙齿过敏症无龋洞,用探针在牙面滑动可找到过敏区;慢性牙髓炎主要症状为不定期的自发痛、激发痛及食物嵌塞痛。

龋病的类型

龋病按病变进程速度分类,可分为急性龋、慢性龋、静止龋;按病变深度分类,可分为浅龋、中龋、深龋;按损害的解剖部位分类,可分为点隙窝沟龋、平滑面龋、根面龋。

疾病相关 更多»
抑郁症是终身病吗

抑郁症并非一定是终身病,但存在复发风险,部分患者可能经历慢性或反复发作的病程。通过规范治疗和长期管理,多数患者可实现临床痊愈并维持良好社会功能,但仍有30%-50%患者可能经历病情反复。抑郁症的病程具有显著异质性。首次发作患者经系统治疗后,60%-70%可在6-12个月内达到临床痊愈。然而,抑郁症具有高复发率特征,未接受维持治疗的患者1年内复发率可达40%-50%,5年内复发率超过80%。复发风险与遗传易感性、残留症状、社会心理应激、治疗依从性等因素密切相关

徐莉萍 主任医师
相关检查 更多»
学龄前期常规检查
学龄前期常规检查

学龄前期常规检查包括有血红蛋白检测、心理行为发育、生长发育检测、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