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吐奶有时候是喂养姿势不对,喂奶过快,奶量过多引起的,宝宝的胃容量小,食管肌肉的张力低,食物很容易吐出来,这些生理性的吐奶,等宝宝长大一点,肠道蠕动的神经调节功能和内分泌胃酸及蛋白分解酶功能逐渐增强,就不会吐奶了,所以正确的喂养姿势和喂奶后的拍嗝是很关键的。
你好,可能是喂奶姿势不正确引起的。也可能是胃部受凉,也可能是喂养太频繁等。原因是多方面的。宝宝胃部发育不成熟,给宝宝喂奶一定要让头部高于身体,四十五度斜抱最好。宝宝喂完奶后不要立即躺下。可以竖直抱着宝宝,轻拍后背让胃里面的气体排出。喂奶时间不能太长,宝宝可能不知道饱足,容易恋乳。
首先需要适当的给宝宝减少喂养量和喂养次数,然后做好腹部肚脐部位的保暖,避免受凉,哺乳的妈妈要避免辛辣刺激性、寒凉性和过于油腻的饮食,喂奶要按少量多次的方式,刚吃完奶不要过多动,也不要大哭和用力,需要马上竖着抱起来拍嗝。因为婴儿的胃肠道生理特点本来就容易出现生理性吐奶的情况,如果喂养不当会加重吐奶。
可能是由于孩子积食造成的吐奶目前可以适当的给孩子少量多次的喂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孩子腹部的保暖,孩子腹部受寒也会出现吐奶的情况。在给孩子喂完奶之后,需要将孩子竖抱起来,能够排除肠胃中的气体,能够有效地减少孩子出现漾奶,吐奶,打嗝的一些情况。
婴儿肠胀气通常可能持续到3至12个月,具体需结合宝宝月龄、喂养方式及健康状况综合判断。新生儿期(0-1个月)的肠胀气多因消化系统未发育成熟,吞咽羊水或空气导致,一般持续数天至一周,表现为肚子鼓鼓、哼哼唧唧,可能数小时缓解。1-3个月是肠胀气高发期,此时宝宝肠胃功能弱,易消化不良或肠绞痛,肠胀气可能持续2-3周,严重者超1个月;3-6个月随着肠胃功能发育,肠胀气逐渐缓解,但若辅食添加不当或过敏,可能再次引发,持续1-2周;6-12个月肠胀气较少见,但生病或饮食不规律时仍可能出现,持续几天至一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