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花眼是一种随着年龄增长而出现的正常生理现象,是每个人必然经历的阶段。除了年龄因素以外,老花眼还常与阅读习惯、身体素质、人种、生活环境等因素有关。
基本病因
人的眼睛需要依靠角膜和晶状体来聚焦物体反射的光,然后在视网膜成像。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随着镜头的不断的拉长和缩短,眼睛就可以清晰的看到远处和近处的物体。正常视力下,图像会清晰的聚焦在视网膜上。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晶状体的弹性变弱,也就是“镜头”出现了问题,这时候就不能正确地聚焦光线,图像的焦点就会落在视网膜后面,这就使得患者出现了视近模糊的症状。
危险因素
1、屈光不正
(1)远视眼出现老花眼的时间要早于视力正常者,视力正常者出现老花眼的时间要比近视眼早。
(2)无论是否佩戴矫正眼镜,远视者出现老花眼的时间都要早于近视者;近视者如佩戴隐形眼镜,其出现老花眼的时间将早于佩戴框架眼镜的人;远视者则相反,佩戴框架眼镜者较佩戴隐形眼镜者更早出现老花眼。
2、用眼方式从事精细工作的人因频繁动用眼睛的调节功能,故从事远距离工作的人更早出现老花眼症状。
3、身体素质身材较高的人相比于较矮者手臂更长,工作距离也较长,相对需要较少动用眼睛的调节,故较晚出现老花眼症状。
4、地理位置高温会加速晶状体老化,故生活在赤道高温地区的人较早出现老花眼症状。
5、药物由于胰岛素、抗焦虑药、抗抑郁药、抗组胺剂和利尿药等可影响睫状肌的功能,长期服用上述药物的患者可能较早出现老花眼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