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后遗症
脑出血后遗症的治疗

治疗原则

脑出血后遗症期应以康复治疗为主,辅以药物治疗、理疗等治疗方法,通过综合疗法促进肢体及言语功能恢复。同时应解决脑出血的病因及各种危险因素,从而预防脑出血复发。

对症治疗

高血压患者,应遵医嘱服用降压药物,积极控制高血压。

药物治疗

1、危险因素相关药物治疗

如针对高血压和糖尿病,应积极降压、降糖等治疗,可使用降压药依那普利、降糖药二甲双胍等。

2、精神心理类药物

(1)患者可有精神症状的后遗症,常用药物有奥氮平、喹硫平等。

(2)促智药物能改善患者记忆等认知功能,如多萘哌齐、美金刚等。

(3)调节情绪药物,可使用舍曲林等。

3、促进神经功能恢复药物

以下药物可能具有一定的疗效,但缺乏充足且高质量的循证学依据。

(1)钙离子通道抑制剂:如尼莫地平、氟桂利嗪等。

(2)促进脑代谢药物:如胞磷胆碱等。

(3)营养神经药物:如甲钴胺、维生素B1及神经营养因子等。

手术治疗

一般无需手术治疗,若需要治疗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等,可通过血管内治疗处理。

物理治疗

通过刺激肌肉收缩,促进肌肉力量恢复。常见的治疗方法有,电刺激、经颅磁刺激等。此外,超声波也可改善血液循环,促进关节粘连软化。

心理治疗

目的是从心理的角度对患者进行治疗,确保患者身心健康。如患者精神症状较差,常常需要咨询专业的心理医生进行心理疏导、治疗。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有,心理暗示、精神分析、行为矫正等。

其他治疗

康复功能锻炼:恢复期康复治疗对于脑出血后遗症患者非常重要。可以让患者的神经功能得到训练,康复治疗越早,患者的功能恢复及整体效果越好;但患者病情不稳定时,不可盲目进行康复活动。根据患者的病情,医会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1、肌力训练

根据患者肌肉力量水平的不同,医生会制定不同的训练方案,可以提高瘫痪肢体的肌力和功能。包括被动运动和主动运动,前者是指他人帮助患者肢体各关节活动,后者是指指导患者依靠自身力量进行锻炼,如床上翻身训练、坐起训练、坐位平衡训练、站立训练、平衡训练、步行训练、步态训练、负重训练等。

2、语言训练

训练前根据患者的语言情况和病变部位判断患者的语言障碍类型,建议早期开始听、说、读、写、命名和复述等言语交流训练,适当增加语言康复训练强度。心脏功能和呼吸功能康复:卧床患者应该尽早离床接受常规的运动功能康复训练,以提高患者的心血管和呼吸功能,必要时给与呼吸道管理、手法震动排痰、胸廓活动度训练和抗阻训练、腹式呼吸训练等。

3、吞咽功能训练

对有吞咽障碍的患者建议应用口轮匝肌训练、舌运动训练、增强吞咽反射能力的训练、咽喉运动训练、空吞咽训练、冰刺激、神经肌肉电刺激等方法进行吞咽功能训练。

4、认知功能的训练

如患者的认知已受损,专业的治疗师会设计对应的智力训练方案。可根据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表(MoCA)筛查存在的障碍进行相应认知训练。常用的有拼图、搭积木、做问答题等,促进患者认知功能的恢复。

5、肢体功能锻炼

转移训练、关节被动活动、诱发病人的主动运动、手功能训练、平衡协调能力的训练、步行功能训练等。

疾病相关 更多»
焦虑症的病因

焦虑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其特征是持续的、过度的担忧和恐惧,以及身体和心理上的紧张感。尽管确切的病因尚不清楚,但研究表明,焦虑症可能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一、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在焦虑症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发现,焦虑症患者的亲属中焦虑症的发病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这表明遗传因素可能导致某些人更容易患上焦虑症。二、神经生物学因素神经生物学因素也与焦虑症的发生有关。研究表明,焦虑症患者的大脑结构和功能可能存在异常。例如,大脑中的杏仁核、海马体和前额叶等区域可能与焦虑症的发生有关

刘赟 副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慢性病
糖尿病 高血压 冠心病 强直性脊柱炎 银屑病 癫痫
出汗
盗汗 自汗 冷汗 小儿多汗 产后多汗 手汗症
老年人疾病
糖尿病 高血压 冠心病 高血脂 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