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导致的失明并非不可避免,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这是眼科临床的重要共识,现代医学对青光眼的防控已取得显著进展,只要及时干预,大多数患者可以终身保持有用视力。从疾病机制分析,青光眼致盲的核心因素是视神经不可逆损伤,但这一过程可以通过有效控制眼压来延缓或阻止。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进展缓慢,规范用药下年进展率可控制在5%以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虽起病急骤,但通过激光或手术干预多能保住现有视力。影响预后的关键因素包括:确诊时的视神经损伤程度、眼压控制稳定性、患者依从性等
离焦镜一般不可以从根本上治疗近视眼,但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近视发展。近视是屈光不正的一种,其形成原因复杂,与遗传因素、不良用眼习惯等有关,一旦发生,眼轴通常已拉长,难以恢复到正常状态。离焦镜通过特殊的光学设计,使周边视网膜成像处于近视性离焦状态,将原本落在视网膜后方的像移到视网膜前方或视网膜上,从而减缓眼轴增长速度,达到控制近视进展的目的。尤其是对于年龄较小、近视度数增长较快的孩子,效果可能更明显。不过,离焦镜并不能使已经拉长的眼轴缩短,无法从根源上治愈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