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原则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以止痛为主,可尽早、足量、足疗程的应用药物治疗,并辅助进行物理及心理治疗,其治疗目的是尽早有效控制疼痛,缓解伴随的睡眠和情感障碍,提高生活质量。
药物治疗
1、利多卡因贴剂
对利多卡因贴剂或普瑞巴林单药治疗无效的PHN患者,采用利多卡因贴剂和普瑞巴林联合治疗,可以有效缓解疼痛。常见不良反应包括使用部位皮肤反应,如短暂瘙痒、红斑和皮炎。
2、阿片类镇痛药
临床研究数据表明,阿片类镇痛药可以有效治疗PHN的烧灼痛、针刺痛及痛觉超敏,考虑到误用和滥用的风险以及耐药问题,推荐阿片类镇痛药作为二线治疗药物。常用药物有吗啡、羟考酮和芬太尼等。
3、钙离子通道调节剂
普瑞巴林、加巴喷丁能够缓解PHN导致的疼痛,改善睡眠和情感障碍。肾功能不全者应减量,主要不良反应为嗜睡和头晕。
4、三环类抗抑郁药
药物起效较慢,主要不良反应有过度镇静、认知障碍和心脏毒性,最常用的药物为阿米替林,有缺血性心脏病或心源性猝死风险的患者,应避免使用。青光眼、尿潴留、自杀等高风险患者应慎用。
5、曲马多
曲马多可显著缓解PHN的烧灼痛、针刺痛及痛觉超敏现象,但对闪电样、刀割样疼痛效果不明显,其疗效弱于强阿片类药物,而耐受性优于强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包括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嗜睡、便秘、尿潴留等,这些不良反应均与剂量相关。
物理治疗
1、神经介入技术
主要包括神经阻滞、选择性神经毁损和鞘内药物输注治疗。
2、神经调控技术
通过电脉冲适当刺激产生疼痛的目标神经,反馈性调整神经的传导物质或电流,或产生麻木样感觉来覆盖疼痛区域,从而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临床用于治疗PHN的神经调控技术主要包括脉冲射频治疗和神经电刺激技术。
3、紫外线照射
以中波紫外线照射皮损处,促进皮损干涸结痂。
4、红外线或超短波照射
有助于缓解疼痛。
心理治疗
在PHN患者中,很大一部分伴有抑郁症或焦虑症,治疗需重视及联合心理治疗及行为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