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的病因多而且复杂,可能与寄生虫感染、变态反应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皮肤病、胃肠道疾病、免疫性疾病、基因异常等因素相关。反应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是由寄生虫感染、变态反应性疾病、皮肤病等引起;继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与风湿性疾病、肺嗜酸性粒细胞性疾病、内分泌疾病、免疫性疾病、肿瘤、慢性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等相关;原发(克隆)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与基因异常有关。
1、寄生虫感染是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最常见的原因。单细胞的原虫感染一般不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高;而多细胞的蠕虫、吸虫感染可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其增多的程度与虫体特别是幼虫侵入组织的数量和范围有关。在组织内被包裹的或仅限于肠道腔内的感染(蛔虫、绦虫),一般不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但能破坏肠黏膜的寄生虫(钩虫)可使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2、变态反应性疾病包括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和药物过敏反应等,均可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药物过敏反应可仅表现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也可引起其他病变。
3、感染性疾病某些传染病感染期,嗜酸性粒细胞常减少,恢复期可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高,但猩红热急性期嗜酸性粒细胞常增高。有的真菌(曲菌、球孢子菌)感染和个别的慢性分枝杆菌病患者,可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4、皮肤病多种皮肤病可伴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如疥疮、天疱疮、疱疹性皮炎、剥脱性皮炎、湿疹、妊娠期疱疹和瘙痒性荨麻疹性丘疹及斑块综合征、银屑病、发作性血管神经性水肿等。
5、胃肠道疾病嗜酸性粒细胞胃肠炎外周血白细胞分类中嗜酸性粒细胞可高达60%以上,消化道黏膜至浆膜层均可有嗜酸性粒细胞广泛浸润。此外,增多的嗜酸性粒细胞可存在于溃疡性结肠炎的病灶处。在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患者的血液中,有时也可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6、免疫性疾病风湿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结节性多动脉炎、皮肌炎等)、过敏性血管炎、肉芽肿性血管炎、部分先天性免疫缺陷、嗜酸性粒细胞筋膜炎药物治疗后及移植物抗宿主反应等,常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7、基因异常该类型存在特异基因异常,包括FIP1L1-PDGFRA、PDGFRA、PDGFRB、FGFR1或JAK2等基因。
8、其他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血液肿瘤、实体瘤(如淋巴瘤)、异常表型的克隆性T淋巴细胞、慢性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异常表型的克隆性T淋巴细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