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的诊断

诊断

医生根据血常规检查发现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增高,即可诊断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但关键是明确病因诊断。最常见为反应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和继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见于寄生虫感染、过敏性疾病、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皮肤病、结缔组织病、Kimura病和肿瘤等。医生会详尽地询问病史、生活环境、饮食史等,结合典型症状和必要的辅助诊断方法加以明确。而原发(克隆)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需要通过基因检查确诊。

鉴别诊断

主要是对引起本病的原发疾病进行鉴别,可通过体格检查、寄生虫相关检查、过敏原检查、心脏相关检查、流式细胞学检查、染色体检查、基因检查、B超、CT、磁共振(MRI)、骨髓活检、心电图等检查明确病因。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的类型

1、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根据增多的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

(1)轻度增多: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为(0.351~1.500)×109/L。

(2)中度增多: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为(1.5~5.0)×109/L。

(3)重度增多: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5.0×109/L。

2、根据病因不同,本病分为原发(克隆)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反应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继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相关解析
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血液病科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鉴别诊断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其实就是过敏引起的疾病,女朋友喘气总是特别粗重,认为是有过敏性哮喘,出现了皮肤湿疹,由于对食物,药物过敏引起的症状,对身体的危害很大的,对于过敏性哮喘,可以服用抗过敏,扩张支气管的药物治疗的,对于皮肤湿疹,需外用丹皮酚软膏治疗,配合清热解毒,利湿的中药治疗。

观看问答
疾病相关 更多»
抗巨细胞病毒igg抗体偏高是什么

抗巨细胞病毒IgG抗体偏高通常表示人体曾感染过巨细胞病毒,目前多处于感染恢复期或已获得终身免疫,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巨细胞病毒感染后,人体会先后产生IgM和IgG抗体:IgM抗体在感染早期出现,持续时间较短,是近期感染的标志;IgG抗体在感染中后期或恢复后产生,可长期存在甚至终身携带。因此,IgG抗体偏高说明既往感染过巨细胞病毒,而非现症感染。健康人群中多数人曾隐性感染巨细胞病毒,尤其是免疫功能正常者,这种情况通常无临床症状,也无需治疗

李晖 主任医师
抑郁症是终身病吗

抑郁症并非一定是终身病,但存在复发风险,部分患者可能经历慢性或反复发作的病程。通过规范治疗和长期管理,多数患者可实现临床痊愈并维持良好社会功能,但仍有30%-50%患者可能经历病情反复。抑郁症的病程具有显著异质性。首次发作患者经系统治疗后,60%-70%可在6-12个月内达到临床痊愈。然而,抑郁症具有高复发率特征,未接受维持治疗的患者1年内复发率可达40%-50%,5年内复发率超过80%。复发风险与遗传易感性、残留症状、社会心理应激、治疗依从性等因素密切相关

徐莉萍 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寄生虫病
蛲虫病 包虫病 蛔虫病 钩虫病 绦虫病 肝吸虫病
免疫缺陷
艾滋病 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 联合免疫缺陷病 抗体免疫缺陷病 遗传性补体缺陷病 先天性全丙种球蛋白低下血症
传染病
肺结核 腮腺炎 麻疹 猩红热 百日咳 流行性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