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的治疗

治疗原则

对于反应性或继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的患者,需去除病因,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对于原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的患者,需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式,其目的是抑制嗜酸性粒细胞的生成,控制器官损害程度。

药物治疗

1、糖皮质激素为首选治疗药物,常用泼尼松,可以使嗜酸性粒细胞快速下降,使症状得到控制。用药一般需持续2个月,见效后逐渐减量至能控制疾病的最小剂量。

2、羟基脲可逆转嗜酸性粒细胞对脏器的损害,是治疗高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HES)的一线治疗药物,可单独应用或与糖皮质激素联合应用,也可用于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的患者。

3、干扰素a对改善心功能和心肌损害有效。常用于对泼尼松和/或羟基脲等治疗效果不好的患者,可作为糖皮质激素治疗失败的二线用药。

4、抗血小板药物或华法林具有抗凝的作用,可用于有血栓并发症者。

5、环孢素A属于强效免疫抑制剂,常与糖皮质激素联合应用,在用药过程中,需要监测血药浓度。

6、伊马替尼属于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适用于FIP1L1-PDGFRA融合基因阳性和PDGFRA基因重排者。

7、卢可替尼(ruxolitinib)可用于有JAK2基因突变的患者。

手术治疗

1、可进行心脏手术去除心内血栓。

2、心脏瓣膜损害的患者,需要进行换瓣手术。

3、脾功能亢进伴有脾梗塞或相关的腹痛、脾破裂患者,需要进行脾脏切除术。

4、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可用于常规治疗无效、病情进展的患者。

其他治疗

细胞单采术适用于白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数特别高的患者。

相关解析
李方方 主治医师

血液内科 开封市中心医院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护理措施

日常护理首先要保持室内的空气清洁,多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的一定湿度,要注意生活规律,不要过度劳累,不要熬夜,适当增加户外运动,增强自身免疫力,平时要保持乐观的情绪,饮食要以清淡以消化为主,多吃富含维生素高的水果和蔬菜,平时要适当的增加饮水量,避免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观看问答
疾病相关 更多»
抗巨细胞病毒igg抗体偏高是什么

抗巨细胞病毒IgG抗体偏高通常表示人体曾感染过巨细胞病毒,目前多处于感染恢复期或已获得终身免疫,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巨细胞病毒感染后,人体会先后产生IgM和IgG抗体:IgM抗体在感染早期出现,持续时间较短,是近期感染的标志;IgG抗体在感染中后期或恢复后产生,可长期存在甚至终身携带。因此,IgG抗体偏高说明既往感染过巨细胞病毒,而非现症感染。健康人群中多数人曾隐性感染巨细胞病毒,尤其是免疫功能正常者,这种情况通常无临床症状,也无需治疗

李晖 主任医师
抑郁症是终身病吗

抑郁症并非一定是终身病,但存在复发风险,部分患者可能经历慢性或反复发作的病程。通过规范治疗和长期管理,多数患者可实现临床痊愈并维持良好社会功能,但仍有30%-50%患者可能经历病情反复。抑郁症的病程具有显著异质性。首次发作患者经系统治疗后,60%-70%可在6-12个月内达到临床痊愈。然而,抑郁症具有高复发率特征,未接受维持治疗的患者1年内复发率可达40%-50%,5年内复发率超过80%。复发风险与遗传易感性、残留症状、社会心理应激、治疗依从性等因素密切相关

徐莉萍 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寄生虫病
蛲虫病 包虫病 蛔虫病 钩虫病 绦虫病 肝吸虫病
免疫缺陷
艾滋病 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 联合免疫缺陷病 抗体免疫缺陷病 遗传性补体缺陷病 先天性全丙种球蛋白低下血症
传染病
肺结核 腮腺炎 麻疹 猩红热 百日咳 流行性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