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套叠可以简单的理解为肠管之间相互重叠套在一起造成了肠腔狭窄,它的好发原因往往是盲肠活动度过大、肠息肉、肠功能紊乱等因素,主要临床表现就是腹痛、便血、腹部包块。肠套叠的治疗往往需要采取手术治疗。最常用的手术方法就是采用手术空气或者钡剂灌肠的方式。
肠套叠手术后的患儿在肛门排气排便以后就可以恢复饮食,如果之前是母乳喂养的孩子继续母乳就可以了,奶粉喂养的宝宝先给少量的奶粉,进食后没有不适的在逐渐增加喝奶量。如果添加辅食的儿童可以少喝一些米汤,暂时先不要吃新的辅食,饮食以少量多餐为主。
小儿肠套叠的特点是大便呈果酱一样的,从正常大便的1~2倍开始,排出含血和粘液的粪便,如卡塞,伴有腹痛、腹部肿块和粘液脓肿,是肠套叠的主要表现形式。肠套叠的临床表现包括腿部弯曲和面色苍白。在反复发作后,儿童的精神恶化、嗜睡、脸色苍白、精神抑郁甚至休克。
小儿出现肠套叠要及时的进行治疗,不然会引起肠道坏死。患儿经x线检查可见杯口状阴影,患儿可出现腹痛,果酱样便。多见于回肠套叠到直肠内,确诊肠套叠以后可以使用空气灌肠的方式来进行治疗。对于官场不能复位或者有肠坏死的要及时进行手术。
小儿甲流病毒通常1-2周可自愈。儿童感染甲流后,若体质较好且无并发症,发热、咳嗽等症状多在3-7天缓解,完全恢复需1-2周。但婴幼儿、免疫力低下或合并基础病的孩子可能症状较重,病程延长,甚至引发肺炎、中耳炎等并发症,需及时就医。奥司他韦等抗病毒药物在发病48小时内使用可缩短病程。总结而言,小儿甲流病毒通常1-2周可自愈。家长应保证孩子休息、补充水分,若高热不退或精神萎靡需立即就诊。
小儿高热惊厥发作时,急救处理需迅速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意外伤害,并及时降温。1.保持呼吸道通畅:应立即让患儿平卧,头偏向一侧,解开衣领,清除口鼻分泌物,避免窒息。2.防止意外伤害:不要强行按压患儿肢体,防止骨折;用软布包裹压舌板等物品放在上下牙齿之间,防止舌咬伤。3.及时降温:采用温水擦浴等物理方式降温,体温超过38.5℃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退烧药;若惊厥持续超过5分钟或反复多次发作,需立即送往医院治疗。总结而言,小儿高热惊厥急救需遵循“保呼吸、防伤害、速降温”原则
小儿腹股沟疝气手术的最佳时间并非固定不变,而是需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来综合判断。小儿腹股沟疝气在6个月以内,且疝囊较小、未发生嵌顿等紧急情况,可先观察并定期复查,因为此阶段存在自愈的可能。然而,若疝囊较大、经常突出,或孩子有明显不适感,手术则应考虑在6个月至1岁之间进行。6个月以内的小儿腹壁肌肉尚在发育中,随着身体生长,腹壁强度可能逐渐增强,疝气有可能自行消失。但6个月之后,自愈的可能性大大降低,而1岁左右的孩子对手术的耐受性相对较好
肠套叠的发生跟盲肠活动度过大、肠息肉、肠功能失调、蠕动异常等因素有关。肠套叠的症状是腹痛、果酱样血便和腹部肿块。表现为突然发作的阵发性腹痛。肠套叠帮扶主要是注意避免剧烈活动、饮食均衡不要吃得过饱、保持大便通畅、禁忌辛辣刺激性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