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
伤寒的诊断

一般诊断

病史

患者曾有带菌者接触史或不洁食物、水等的食用、饮用史,或存在易感性。

症状

初发病时畏寒、发热,后进展为高热,伴乏力、疲倦、干咳、头痛等;持续发热时伴全身中毒症状,反应迟钝、表情淡漠,胃肠症状,便秘、腹部隐痛等。

体征

相对缓脉、玫瑰疹、肝脾肿大。

实验室检查

1)常规检查:血常规显示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下降;尿常规可有轻度蛋白尿;大便常规可见少许白细胞、隐血试验阳性提示并发肠出血。

2)细菌学检查:血培养、粪便培养、骨髓培养等检查结果为阳性对本病具有确诊意义。

3)肥达试验:测定伤寒杆菌菌体抗原(O)、鞭毛抗原(H)的抗体滴度,结果呈阳性可辅助诊断本病。

伤寒的类型

常见的临床类型有:普通型伤寒、轻型伤寒、暴发型伤寒、迁延型伤寒、逍遥型伤寒、顿挫型伤寒。

相关解析
黄茂辉 主治医师

感染性疾病科 上饶市人民医院

伤寒副伤寒有什么区别

伤寒和副伤寒都是指由其相对应的病原菌引起的肠道传染性疾病,伤寒和副伤寒的杆菌均属于沙门菌属,呈短杆状不形成芽孢。同时有鞭毛,胆汁培养易生长,群体裂解产生内毒素而致病。伤寒是由肠沙门菌肠亚种的伤寒血清型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副伤寒是由肠沙门菌肠亚种副伤寒甲或乙或丙血清型引起的一种和伤寒相似的疾病,副伤寒的甲乙的症状与伤寒相似但其病情没有伤寒杆菌引起的病重。副伤寒病程较短、病死率较低,副伤寒丙的症状较为不同,可表现为轻型伤寒。急性的胃肠炎和脓毒血症、伤寒和副伤寒的诊断,均有赖于血培养,或者是肥达氏反应。

观看语音
龙振昼 副主任医师

感染科 宁德市闽东医院

甲型副伤寒诊断方法

伤寒热(typhoidfever),又称肠热症(entericfever),是由肠伤寒沙门菌(salmonellatyphi,Styphi)引起的以发热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根据致病菌的不同,伤寒热可分为伤寒(typhoidfever)和副伤寒(paratyphoidfever),其中副伤寒通常由甲型副伤寒沙门菌(S.paratyphiA)引起,即临床常见的甲型副伤寒。

观看文章
疾病相关 更多»
伤寒甲肝须执行什么隔离

伤寒甲肝是一种传染性疾病,需要执行隔离措施来防止疾病的传播。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和特点,下面是关于伤寒甲肝应执行的隔离措施:1.隔离患者:对于已确诊感染伤寒甲肝的患者,应将其隔离在单独的房间或隔离病房中,以防止病毒的传播。同时,对患者的洗漱用具、床上用品等日常用品要进行单独使用,防止疾病通过接触传播。2.限制患者与外界的接触:隔离患者的家属、医护人员等与患者的接触要严格限制,避免病毒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在与患者接触时,医护人员要穿戴好防护用具,如口罩、手套等

王超 主任医师
相关检查 更多»
白细胞五项分类
白细胞五项分类

白细胞是人体血液中较为重要的血细胞,属于人体的防御卫士,它能将侵入

嗜酸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E)在血液检查项目中称为,嗜酸

免疫法粪便潜血反应
免疫法粪便潜血反应

免疫法粪便潜血反应也叫做免疫法粪便潜血试验,属于一种灵敏度高、特异

肌酐
肌酐

肌酐的来源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两部分,内源性肌酐是肌肉组织的代谢废物

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主要分布于心脏、肝脏、骨骼肌的细胞质和线粒体中,

疾病专区 更多»
寄生虫病
蛲虫病 包虫病 蛔虫病 钩虫病 绦虫病 肝吸虫病
免疫缺陷
艾滋病 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 联合免疫缺陷病 抗体免疫缺陷病 遗传性补体缺陷病 先天性全丙种球蛋白低下血症
传染病
肺结核 腮腺炎 麻疹 猩红热 百日咳 流行性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