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肿症
硬肿症的诊断

医生通常根据患者局部甚至全身皮肤和皮下脂肪硬化及水肿,常伴有低体温及多器官功能低下等症状,结合中医望闻问切四诊和相对应的辅助检查可做出诊断。此外,通常还需要与同样有硬肿症状的硬肿病,以及有水肿症状的新生儿水肿等进行鉴别。

诊断依据

1、病史

发病处于寒冷季节,环境温度过低或保暖不当史;严重感染史、早产儿或足月小儿;窒息、产伤等所致的摄入不足或能量供给低下。

2、临床表现

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发生皮肤硬肿而冷,或伴不吃不哭,反应低下。体温不升或低下(35℃以下),四肢或躯干皮肤冰冷。皮肤肿硬,先从小腿、大腿外侧开始,继而累及臀部、面颊、上肢,甚至波及全身,皮肤紫黯不能用手捏起。硬肿多局限于患处,一般不波及眼睑、阴囊等皮下组织松弛处。

3、辅助检查

心电图、血常规、血生化、血气分析、电解质等检查,有利于明确诊断。

鉴别诊断

1、新生儿水肿

可表现为局限性水肿,常发生于女婴会阴处,在数日内可自愈。早产儿水肿常见下肢凹陷性水肿,有时可波及手背、眼睑及头皮,大多在数日内自行消退。新生儿Rh溶血病或先天性肾病,水肿往往较严重,但有其各自的临床特点,一般不难鉴别。

2、新生儿皮下坏疽

多发生于寒冷冬季,有难产或用产钳分娩史,受挤压部位易发生。常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所致。表现为身体受压部位局部皮肤变硬,略肿,发红,边界不清,往往可迅速蔓延,先呈暗红色后转变为黑色,重症可有出血和溃疡形成,可融合成大片坏疽。

硬肿症的类型

1、寒凝血滞证

主要表现为全身欠温,肌肤发凉,臀部、四肢、面颊可见硬肿,皮肤板硬,不易捏起,颜色暗红,青紫,或红肿如冻伤,唇色暗红,指纹沉滞不显。

2、阳气虚弱证

主要表现为全身冰冷,僵卧少动,肌肤板硬而肿,范围波及全身,局部皮肤暗红或苍白反应极差,气息微弱,哭声低微无力,吸吮困难,尿少或无尿,舌质淡,指纹淡红或隐伏不现。

疾病相关 更多»
抑郁症是终身病吗

抑郁症并非一定是终身病,但存在复发风险,部分患者可能经历慢性或反复发作的病程。通过规范治疗和长期管理,多数患者可实现临床痊愈并维持良好社会功能,但仍有30%-50%患者可能经历病情反复。抑郁症的病程具有显著异质性。首次发作患者经系统治疗后,60%-70%可在6-12个月内达到临床痊愈。然而,抑郁症具有高复发率特征,未接受维持治疗的患者1年内复发率可达40%-50%,5年内复发率超过80%。复发风险与遗传易感性、残留症状、社会心理应激、治疗依从性等因素密切相关

徐莉萍 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