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自幼年发病,好发于面、颈、躯干、四肢,也可泛发全身。皮损对称分布,形态似扁平疣,但较扁平疣大、硬,躯干四肢处皮损更大更硬,似寻常疣。常伴发掌跖角化、指甲改变、省斑样痣、智力发育迟缓。病程极慢,皮损可持续数年而无变化。部分患者可发展成鱗癌或基底细胞癌。
典型症状
1、发病年龄多自幼年发病,但也可初发于任何年龄。
2、皮肤损害皮肤损害好发于面、颈、手背和前臂,数目众多,广泛对称分布,严重者可泛发全身。皮损为米粒到黄豆大扁平疣状丘疹,呈现黯红、紫红或褐色。由HPV5型引起的皮损可见鲜红色或红棕色以及脱色斑,轻微角化附鳞屑,排列分布似花斑癣,常伴掌跖角化、指甲改变、省斑样痣以及智力发育迟缓。少数除典型皮疹外,手足大片角质增殖至疣状。
3、病程时间患者病程长,可持续终生不退,大约20%患者皮损经过10~30年的潜伏期发生癌变,多发生在暴露部位。
伴随症状
患者往往伴有指甲变形、智力发育迟缓的表现。当累及尿道口时还会出现排尿困难的症状。
并发症
最严重的并发症是发生癌变,通常为鳞癌、基底细胞癌。
纵隔子宫怀孕后胎儿有正常发育的可能,但出现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较高。纵隔子宫是子宫发育过程中双侧副中肾管融合后,纵隔未完全吸收所致,分为完全纵隔子宫和不完全纵隔子宫。纵隔组织的存在会使宫腔空间相对狭小,影响胎盘正常附着和胎儿生长空间。若胎盘附着在纵隔处,可能因血供不足导致胎儿生长受限、发育迟缓;不完全纵隔子宫的宫腔形态不规则,易引发胎位异常,增加早产、胎膜早破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