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斜隔
阴道斜隔的诊断

阴道斜隔常在月经初潮后发病,进行性痛经,一侧下腹疼痛,可出现长期少量阴道流血,有时可因经血排出不畅引发感染,出现脓血性分泌物。妇科检查可在一侧穹窿或阴道壁触及囊性肿物,粗针在囊肿下方穿刺,抽出暗红色陈旧性血即可诊断。还可选做B超、子宫碘油造影、腹腔镜检查、MRI等检查,以明确病变情况。

诊断依据

1、青春期后有月经,随后出现痛经。

2、部分患者月经淋漓不尽,白带有异味。

3、超声提示双子宫,一侧宫腔有积血,有阴道旁囊肿。

4、斜隔侧肾缺如。

5、妇科检查一侧穹窿或阴道壁有囊肿,增大子宫及附件肿物。局部消毒后在囊肿下部穿刺,抽出陈旧血,即可诊断。

鉴别诊断

1、阴道囊肿

阴道囊肿的直径一般为2~3cm,壁薄,多数位于阴道上段的前侧壁,内含澄清或浅褐色液体,多不伴有子宫畸形。

2、盆腔肿物

卵巢肿物也会嵌顿在盆腔底部,但无痛经及月经改变。盆腔B超检查多提示附件区肿物而无内生殖器畸形,泌尿系统B超检查多正常。要警惕阴道斜隔综合征并发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情况。

3、盆腔脓肿

患者多有发热、腹痛症状且多合并盆腔炎病史。妇科检查脓肿最低点位置较高,位于后穹隆子宫直肠陷凹处,未见阴道壁肿物。辅助检查可见血白细胞升高,盆腔B超检查多提示输卵管和盆腔积脓而无内生殖器畸形,泌尿系统B超检查多正常。需特别警惕阴道斜隔综合征并发盆腔脓肿的情况。

阴道斜隔的类型

根据阴道斜隔的形态,可分为三种类型:

1、Ⅰ型(无孔斜隔型)

一侧阴道完全闭锁,阴道斜隔后的子宫与外界及另侧子宫完全隔离,宫腔积血聚积在斜隔后腔。

2、Ⅱ型(有孔斜隔型)

一侧阴道不完全闭锁,阴道斜隔上有一个直径数毫米的小孔,斜隔后子宫与另侧子宫隔绝,经血通可过小孔滴出,但引流不畅。

3、Ⅲ型(无孔斜隔合并宫颈瘘管型)

一侧阴道完全闭锁,在两侧宫颈间或斜隔后腔与对侧宫颈之间有小瘘管,斜隔一侧经血可通过另一侧宫颈排出,引流亦不通畅。

疾病相关 更多»
阴道囊肿会自己消失吗

阴道囊肿通常不会自己消失,多数需通过医学干预处理,仅极少数因生理性原因短暂存在的小囊肿可能自行缓解,但这种情况非常罕见。阴道囊肿的形成多与组织结构异常或慢性刺激有关:常见类型包括中肾管囊肿、包涵性囊肿或巴氏腺囊肿。这些囊肿的囊壁由上皮细胞构成,会持续分泌液体,导致囊肿逐渐增大或维持现状,且阴道环境潮湿、易受摩擦,可能加重局部炎症或感染,进一步阻碍囊肿吸收。发现阴道囊肿后,建议先观察囊肿大小、位置及是否伴随症状。若囊肿较小、无症状,可暂不处理,但需每3-6个月复查妇科超声

孙晓峰 主任医师
地屈孕酮一定要隔8小时

地屈孕酮通常建议间隔8小时服用,但具体需严格遵循医嘱或药品说明书,并非所有情况都必须绝对固定8小时,需根据用药目的和个体情况调整。地屈孕酮是孕激素类药物,通过维持体内稳定的血药浓度发挥治疗作用。若间隔时间过长,可能导致血药浓度波动,影响疗效;若间隔过短,可能增加药物蓄积风险。多数情况下,医生会建议间隔8小时左右服用,以平衡药效稳定性和用药便利性,但具体方案需结合病情和药物剂型决定。若漏服一次,发现后应尽快补服(若接近下次服药时间则跳过,避免双倍剂量)

马静 副主任医师
子宫离阴道有多远

在成年女性体内,子宫与阴道相连,子宫颈突入阴道内,从阴道外口到子宫腔,距离通常7-12厘米,个体间因年龄、生育情况等存在差异。阴道是连接外生殖器和子宫的肌性管道,呈上宽下窄的管道形态。子宫颈的下端伸入阴道顶端,构成了子宫与阴道的连接部位。未生育过的女性,阴道壁较为紧致,从阴道外口至子宫颈外口距离相对较短,一般在7-9厘米;经产妇由于分娩过程中阴道扩张,这段距离可能会增加至9-12厘米

陈礼全 副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月经
月经发黑 月经血块过多 月经量少 月经量多 月经后错 月经先后无定期
人流
药物流产 无痛人流 引产 人流综合症 人流后阴道出血 高危人流
妇科病
子宫肌瘤 宫颈糜烂 宫颈囊肿 宫颈炎 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脱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