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副伤寒
甲型副伤寒的症状

甲型副伤寒的病情一般较轻,多数症状不典型,由于近年在局部地区广泛流行,各地区及不同人群的临床表现呈现为多样化。

典型症状

本病潜伏期较短,一般为1-10日,通常急性起病,发热是最早出现和最突出的症状,通常还可出现头痛和乏力。热型为不规则热、弛张热和稽留热,前两者多于后者,一般热程短,大约3周。起病初期常伴有上呼吸道、消化道症状,如咳嗽、咳痰、恶心、呕吐、腹痛、腹胀及腹泻等。皮肤表现皮疹出现较早,范围稍大、颜色较深,量多可遍布全身。另有一些患者以并发症为首发症状。而表情淡漠、相对缓脉、肝脾肿大及玫瑰疹等症状较少见。

并发症

1、中毒性肝炎

中毒性肝炎的发生率为31.6%-70.5%,其临床症状、体征少,主要是肝功能异常。

2、心肌损害

表现为胸闷、心悸,多数症状较轻,易被忽视。

3、其他

少数患者还可引起浆膜腔积液、肠出血、肠穿孔、溶血性尿毒综合征、支气管炎及肺炎等并发症。

相关解析
熊洪海 主治医师

感染科 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

甲型副伤寒的症状

副伤寒在临床上具体可以分为三种,分别为甲型、乙型和丙型。而甲型副伤寒主要发生于成人感染,可以引起多处肠道病变。一般甲型副伤寒潜伏期比较短,病程也比较短,平均病程在8到10天左右,临床症状以腹部症状为主,例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表现。腹部症状在2到3天以后可能会逐渐的减轻,接着会出现体温升高,出现伤寒样症状。甲型副伤寒的典型症状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种。

1、发热。甲型副伤寒主要表现为持续性高热,体温常达39℃~40℃,甚至在40℃以上,高热往往可持续数日或数周,亦可表现为不规则性发热,热度高低、持续时间以及日间温差均无规律性。

2、消化系统症状表现...

观看文章
熊洪海 主治医师

感染科 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

甲型副伤寒症状有哪些?

甲型副伤寒可以引起肠道多处的病变,常常有一些腹部的症状,例如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两三天后可能会逐渐减轻,接着体温升高,出现伤寒症状。病程较短,大概三周左右。甲型副伤寒复发几率比较高,严重的并发肠穿孔、肠出血比较少,经过积极的治疗,非常容易控制。

观看问答
疾病相关 更多»
a型和a型孩子什么血型

A型血和A型血的夫妻生育的孩子血型可能是A型或O型,不可能是B型和AB型。人类的血型由基因决定,A型血的基因组合有两种情况,即AA和AO。当夫妻双方都是A型血时,存在多种基因组合遗传给孩子的可能性。如果父母双方的基因组合都是AA,那么孩子获得的基因必然是AA,血型为A型;若一方基因是AA,另一方是AO,孩子的基因可能是AA或AO,同样表现为A型血;而当父母双方基因均为AO时,孩子的基因组合可能是AA、AO、OO,其中AA和AO表现为A型血,OO则表现为O型血

李兰娜 副主任医师
甲流体温一直37.5度怎么办

甲流患者体温持续37.5度时,多数情况下可通过充分休息与补水、物理降温、清淡饮食、药物干预缓解,必要时及时就医。1.充分休息与补水:保证每日饮水1500-2000ml,促进代谢;避免劳累,保持室内通风。2.物理降温:用温水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处,或使用退热贴辅助散热,避免酒精擦拭。3.清淡饮食:选择易消化食物,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增强免疫力。4.药物干预:若低热持续超过3天,或伴随咽痛、咳嗽加重、乏力、肌肉酸痛等症状,可遵医嘱服用抗病毒药物治疗,缓解症状并缩短病程

陈丽 副主任医师
促甲状腺激素偏高是甲亢还是甲减

促甲状腺激素偏高通常是甲减的表现,而非甲亢。促甲状腺激素由垂体分泌,主要作用是促进甲状腺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当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对垂体的负反馈抑制作用减弱,垂体就会分泌更多的促甲状腺激素,试图刺激甲状腺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所以此时TSH会偏高。而甲亢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对垂体产生负反馈抑制,导致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减少,TSH会偏低

邓春颖 主任医师
多人感染甲流后出现面瘫

多人感染甲流后出现面瘫,主要是因为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引发的免疫反应及病毒直接侵袭,影响了面神经的正常功能。甲型流感病毒感染人体后,一方面,病毒可直接侵犯面神经,导致神经炎症、水肿,影响神经传导功能,造成面神经支配区域的肌肉运动障碍。另一方面,人体免疫系统在对抗甲流病毒时,可能出现免疫紊乱,产生的免疫细胞和抗体在攻击病毒的同时,错误地攻击面神经组织,引发自身免疫性炎症,使面神经受损

周香雪 副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寄生虫病
蛲虫病 包虫病 蛔虫病 钩虫病 绦虫病 肝吸虫病
免疫缺陷
艾滋病 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 联合免疫缺陷病 抗体免疫缺陷病 遗传性补体缺陷病 先天性全丙种球蛋白低下血症
传染病
肺结核 腮腺炎 麻疹 猩红热 百日咳 流行性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