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原则
患者一旦确诊甲型副伤寒后,需立即进行隔离治疗,医生会进行对症治疗以缓解不适症状,同时积极给予抗菌治疗,必要时,还会对病程中出现并发症采取相应措施。
对症治疗
1、降温措施
高热时可进行物理降温,如使用冰袋冷敷和乙醇擦浴。
2、便秘治疗
可使用生理盐水低压灌肠。无效时改用甘油或液体石蜡。但禁用高压灌肠和泻剂。
3、腹胀治疗
饮食减少豆奶、牛奶等容易产气的食物。可于腹部使用松节油涂擦,或者肛管排气。但禁用新斯的明等促进肠蠕动的药物。
4、腹泻治疗
进行低糖低脂肪饮食,必要时酌情使用小檗碱口服。
一般治疗
1、消毒和隔离
患者确诊后需进行隔离治疗。在临床症状消失后,每隔5-7天送粪便进行副伤寒杆菌培养,连续2次阴性才可解除隔离。
2、休息
发热期患者应卧床休息,退热前期可在床上稍坐,退热后1周才可由轻度活动逐渐过渡至正常活动量。
3、护理
观察体温、脉搏、血压和粪便性状等变化。并注意口腔和皮肤清洁,定期更换体位,预防压疮和肺部感染。
药物治疗
1、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
是治疗的首选药物。常用有左旋氧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培氟沙星、洛美沙星、司氟沙星等。口服吸收良好,对重型或有并发症的患者也可选择静脉滴注。此类药物在血液、胆汁、肠道和尿路的浓度高,能渗透进入细胞内影响细菌DNA合成发挥杀菌的药效,与其他抗菌药物无交叉耐药性,对氯霉素敏感、耐药的菌株均有良好的抗菌活性。
2、第三代头孢菌素
如头孢噻肟、头孢哌酮、头孢他啶、头孢曲松等,常静脉滴注用药。此类药物的抗菌活性强,而且胆汁浓度高,不良反应少。虽然退热时间可能比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稍长,但在治疗氯霉素敏感、耐药的菌株以及多重耐药的菌株都能获得满意的疗效。
3、氯霉素
用于氯霉素敏感株,一般轻者口服用药,重者需要静脉滴注,但新生儿、孕妇及肝功能明显异常的患者忌用。用药时可能出现骨髓抑制的不良反应,因此当外周白细胞少于2.5x109/L时需停药。
4、
其他治疗
有时还可使用氨苄西林、复方磺胺甲噁唑、阿奇霉素、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等药物进行治疗。
其他治疗
若患者出现并发症,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给予相应的治疗。
1、中毒性肝炎
经有效抗感染及保肝治疗后,随着体温下降,大多数患者肝功能在2周内恢复正常。
2、心肌损伤
酌情使用保护心肌药物如高渗葡萄糖、维生素B1、三磷酸腺苷和1,6-二磷酸果糖等;必要时会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如果出现心力衰竭,可给予洋地黄和利尿剂维持至症状消失。
3、肠出血
患者暂时禁食、卧床休息,并及时补充血容量,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配合进行相关检查,以便医生了解血压和粪便出血量变化情况;出现烦躁不安时,可肌内注射地西泮或者苯巴比妥;出血后使用维生素K1、卡巴克络、酚磺乙胺等药物止血,按照出血情况,必要时给予输血,当内科止血治疗无效时,需酌情采用手术治疗。
4、肠穿孔
患者卧床休息,局限性穿孔者应禁食,使用胃管进行胃肠减压,同时加强抗菌治疗,以控制腹膜炎症,防止感染性休克的发生;肠穿孔并发腹膜炎的患者,需及时进行手术,同时用足量有效的抗菌药物控制腹膜炎。
5、溶血性尿毒综合征
应用足量有效的抗菌药物控制原发感染;使用地塞米松或泼尼松龙等肾上腺皮质激素,可迅速缓解病情;输血,碱化尿液;使用少量肝素或低分子右旋糖酐进行抗凝;必要时进行透析,促进肾功能的恢复。
6、其他
若出现肺炎、支气管炎等并发症时,可采取相应的内科治疗措施进行治疗。
伤寒热(typhoidfever),又称肠热症(entericfever),是由肠伤寒沙门菌(salmonellatyphi,Styphi)引起的以发热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根据致病菌的不同,伤寒热可分为伤寒(typhoidfever)和副伤寒(paratyphoidfever),其中副伤寒通常由甲型副伤寒沙门菌(S.paratyphiA)引起,即临床常见的甲型副伤寒。
甲型副伤寒在我国流行状况
我国从1995年起在江西等地发生甲型副伤寒暴发疫情,甲型副伤寒发病在我国逐年上升,到1999年,广西、浙江、贵州、广东等...
观看文章吞刀片般的嗓子疼可能是甲流的症状之一,但并非甲流独有,也可能由其他疾病引起,需结合其他症状及医学检查综合判断。甲流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发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典型症状包括高热(体温常超38℃)、咽痛、咳嗽、流涕、头痛、肌肉酸痛及乏力等。其中,咽痛可能表现为剧烈的“吞刀片”感,但这一症状并非甲流特有
HPV58型阳性一般不建议同房。HPV58型属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同房可能增加病毒传播风险,且不利于病情控制。HPV58型阳性表明患者体内存在该型病毒的感染,这种病毒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在感染期间同房,不仅可能将病毒传染给伴侣,还可能因性行为对宫颈等部位造成刺激,加重病情或影响治疗效果。此外,HPV感染与宫颈癌等恶性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因此控制病毒传播和积极治疗至关重要。除了避免同房外,HPV58型阳性患者还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