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出血热

什么是新疆出血热?

  • 发病部位:全身
  • 常见病因:
  • 挂号科室:感染科
  • 检查项目:
  • 典型症状:寒战、发热、高热、瘀斑
  • 注意事项:
什么是新疆出血热?

新疆出血热病又被叫做蜱媒出血热,是一种常见的地域性疾病,与各地域不同的环境和人文因素有很大的关系。新疆出血热是指发生我国新疆地区的一种由病毒感染而引起的疾病。本病的传播途径主要通过一种蚊虫即蜱进行传播,属于一种自然疫源性传染。患病者通常会有发热、头痛、程度不同的出血等症状。

新疆出血热的病因

新疆出血热是由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感染引起的,主要是由于被疫源地蜱类叮咬感染,目前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本病的基本病理为全身毛细血管扩张、充血、通透性及脆性增加,导致皮肤黏膜及内脏组织不同程度充血...

查看更多»
新疆出血热的症状

潜伏期2~10日。起病急骤,寒战、高热、头痛、腰痛、全身痛、口渴、呕吐、面与胸部皮肤潮红、球结膜水肿、软腭和颊黏膜出血点,上胸、腋下、背部有出血点和出血斑,有鼻出血。热程约1周。热退前后出现低血压休克...

查看更多»
新疆出血热的治疗

治疗原则根据患者的病理生理变化采用综合疗法,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减轻病情发展。发热早期患者给予静脉输液,补充足量液体和电解质,并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减轻全身中毒症状。抗病毒治疗可选择免疫血清或抗病毒药...

查看更多»
什么是新疆出血热? 更多»

你好,新疆出血热,顾名思义,就是发生在新疆的一种疾病,出血热,也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是否是新疆的硬蜱传播引起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症状上主要是会出现发热、头痛、出血、低血压休克等,一旦感染,是容易出现一些并发症的,像肾衰竭,肺感染,低血糖,还有高血压,对身体健康的伤害极大,在治疗上越早发现,越好。在治疗方式上,要根据病人的病理生理变化采用综合疗法,给发热早期病人予静脉输液,补充足量液体和电解质,并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一般这样治疗,应该是有效果的。

相关医生 更多»
周利军

周利军 副主任医师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 感染科

擅长: 发热等感染性疾病,常见肝病的诊断治疗。

相关医院 更多»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电话:01083572211

地址:西什库大街8号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电话:02885551331

地址:成都市武侯区国学巷37号

北京协和医院
北京协和医院

电话:01065296114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帅府园一号(东院);北京市西城区大木仓胡同41号(西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电话:021-34186000(总机...

地址:总院:上海市瑞金二路197号(永嘉路口);北院:嘉定区嘉定新城中心区(马陆镇)希望路999号;远洋分院:上海市徐汇区淮海中路1174号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电话:总机:0571-8723611...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庆春路79号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电话:010-84702288(预约...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京顺东街8号

疾病相关 更多»
小儿肺热咳喘颗粒是风寒还是风热

小儿肺热咳喘颗粒主要用于治疗风热感冒,不适用于风寒感冒。该药物含有麻黄、苦杏仁、生石膏、金银花等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宣肺止咳、化痰平喘的功效,可缓解风热感冒引起的发热、咳嗽、咯痰、喘息等症状。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的病因和症状有明显区别。风寒感冒由外感风寒之邪引起,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鼻塞流涕、咳嗽痰稀白等症状;而风热感冒由外感风热之邪引起,表现为发热重、恶寒轻、鼻塞流涕、咳嗽痰黄稠等症状

汪园园 副主任医师
两味中药治鼻出血

白茅根与侧柏叶配伍是中医治疗鼻出血的经典组合,二者合用可增强清热凉血、收敛止血之效,尤其适用于肺热或血热型鼻出血。白茅根性寒,归肺、胃经,具有清热凉血、利尿通淋的功效。其含有的钾盐成分可扩张血管、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从而减少出血。现代药理研究证实,白茅根煎剂能缩短凝血时间,对肺胃热盛引起的鼻出血效果显著。侧柏叶性微寒,归肺、肝经,擅长凉血止血、化痰止咳。其挥发油成分可抑制炎症因子释放,减轻鼻腔黏膜充血水肿,同时通过收缩血管达到止血目的

李红梅 主任医师
保和丸治胃寒还是胃热

保和丸主要用于治疗胃热相关病症,其功效以消食、导滞主,对胃热引起的食积停滞较为适用,而胃寒者一般不建议使用。保和丸由山楂、神曲、半夏、茯苓等中药组成,其中山楂消肉食积滞,神曲化酒食陈腐之积,半夏和胃降逆,配合连翘清热散结,整体药性偏凉,适用于饮食不节导致的胃热食积,常见症状如脘腹胀满、嗳腐吞酸、口臭、大便酸臭或便秘等。胃寒者多表现为胃脘隐痛、喜温喜按、食生冷后加重,此时若服用保和丸,其寒凉药性可能加重脾胃虚寒症状。因此,用药需辨证区分胃热与胃寒,对症使用才能起效

汪园园 副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寄生虫病
蛲虫病 包虫病 蛔虫病 钩虫病 绦虫病 肝吸虫病
免疫缺陷
艾滋病 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 联合免疫缺陷病 抗体免疫缺陷病 遗传性补体缺陷病 先天性全丙种球蛋白低下血症
传染病
肺结核 腮腺炎 麻疹 猩红热 百日咳 流行性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