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原则
本病难以根治,治疗仅能达到近期临床缓解效果。治疗方法包括全身使用免疫抑制剂、维A酸类、皮质类固醇激素、甲砜霉素、抗生素类药物等。局部可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免疫抑制剂霜涂擦。
药物治疗
1、全身治疗
(1)免疫抑制剂①甲氨蝶呤(MTX):适用于红皮型银屑病、脓疱型银屑病、关节病型银屑病以及寻常型银屑病等。②环孢素:可用于治疗脓疱型银屑病、关节病型银屑病及对常规治疗无效的泛发性斑块型银屑病。主要不良反应有胃肠道症状、尿路刺激症状、血压增高、乏力、肌颤等。③羟基脲:本药适用于广泛性、顽固性银屑病和脓疱型、红皮病型银屑病。副作用主要为骨髓抑制,偶有胃肠道反应、脱发、眩晕等。④雷公藤总甙:用于治疗银屑病及脓疱病型银屑病。副作用主要为胃肠道反应和月经紊乱。饭后服用可减轻胃肠道反应。⑤他克莫司:全身治疗银屑病有效。
(2)抗生素类对于寻常型银屑病进行期及点滴型银屑病,伴有扁桃体炎及感染者,可用青霉素和红霉素。
(3)皮质类固醇激素常用药物如泼尼松,此类药物可改善银屑病的皮损,但不能阻止其复发。一般仅用于红皮病型、关节病型或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且使用其他药物无效者,寻常型银屑病不宜选用。临床上常用本品与其他疗法并用,以巩固或维持症状。
(4)甲砜霉素甲砜霉素用于治疗脓疱型银屑病具有见效快、疗效高、副作用小的优点,是目前治疗脓疱型银屑病的首选药物之一,可单独口服或合并皮质类固醇治疗。主要副作用有骨髓抑制及引起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5)维A酸类用于治疗各型银屑病,特别是红皮病型银屑病,局限性或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此类药物的主要副作用为致畸胎,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不建议使用。服药期间可有唇、眼、鼻黏膜干燥,皮肤弥漫性脱屑、皲裂及瘙痒等不良反应。
(6)维生素制剂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D₂等药物皆可用于治疗银屑病。
2、外用治疗
(1)皮质类固醇激素常用药物如糖酸莫米松软膏、哈西奈德乳膏、氟轻松软膏等。其常见的副作用是用药部位出现萎缩,停药后可恢复。
(2)维A酸类一般为霜剂,其副作用为红斑、瘙痒及刺激,高浓度时可引起急性和亚急性皮炎。降低浓度后,疗效亦随之减低。
(3)他克莫司软膏他克莫司软膏对较小的斑块型银屑病及皱褶部位的银屑病有效。
其他治疗
免疫疗法:可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适用于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的银屑病患者。常用的方法包括:转移因子(TF)、冻干卡介苗素、疫苗疗法等。
抑郁症并非一定是终身病,但存在复发风险,部分患者可能经历慢性或反复发作的病程。通过规范治疗和长期管理,多数患者可实现临床痊愈并维持良好社会功能,但仍有30%-50%患者可能经历病情反复。抑郁症的病程具有显著异质性。首次发作患者经系统治疗后,60%-70%可在6-12个月内达到临床痊愈。然而,抑郁症具有高复发率特征,未接受维持治疗的患者1年内复发率可达40%-50%,5年内复发率超过80%。复发风险与遗传易感性、残留症状、社会心理应激、治疗依从性等因素密切相关
艾滋病发热用抗生素治疗是否有效取决于发热原因。如果发热是由细菌性感染引起,用抗生素治疗可能有效;如果发热是由艾滋病病毒本身或机会性感染(如病毒、真菌、寄生虫等)引起,用抗生素治疗通常没有效。当艾滋病患者发热是由细菌性感染引起时,抗生素治疗通常是有效的。因为抗生素能够针对细菌进行杀菌或抑菌,从而控制感染并缓解发热症状。在这种情况下,医生会根据感染部位和可能的病原菌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艾滋病患者发热若是由艾滋病病毒本身引起的,如病毒血症期,或是由机会性感染引起,抗生素治疗通常没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