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
外阴部发生经久不愈的慢性溃疡,而身体其他部位有结核者,应疑诊为外阴结核。确诊主要依靠分泌物涂片找结核杆菌或活组织检查明确诊断。
鉴别诊断
本病需要与一般性外阴溃疡、梅毒性溃疡、外阴癌等疾病相鉴别。外阴结核通常有结核病史或与结核患者密切接触史,可伴乏力、消瘦、低热等结核中毒症状。结核菌素试验、阴道分泌物培养及病灶活检有助于疾病的鉴别。
外阴结核的临床表现主要是小阴唇或前庭粘膜,发展相对缓慢。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溃疡和增生两种类型。溃疡类型最初是红色丘疹或局限性小结节,但很快会发展成溃疡。它的边缘也相对柔软、薄且不规则。它通常是一种坚硬的椭圆形溃疡,具有不均匀的基底表面和覆盖有黄色干酪样物质组织的浅肉芽组织。
儿童外阴炎症用药需依据病因精准选择。细菌感染可选用红霉素软膏、莫匹罗星软膏;真菌感染可选用克霉唑乳膏、硝酸咪康唑乳膏;若为寄生虫感染,需口服驱虫药;若瘙痒症状明显,可配合炉甘石洗剂缓解不适。细菌感染引发的外阴炎,红霉素软膏、莫匹罗星软膏是常用药物。红霉素软膏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能抑制多种革兰阳性菌;莫匹罗星软膏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常见致病菌有较强抗菌作用,通过干扰细菌蛋白质合成来杀菌。真菌感染所致外阴炎,克霉唑乳膏、硝酸咪康唑乳膏是合适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