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褥中暑主要由于产妇身体长期处于高温、高湿状态,机体无法通过汗液蒸发而有效散热,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所致。
基本病因
当外界气温超过35℃时,机体依赖汗液蒸发而散热,常需要空气流通才能实现。但旧风俗习惯怕产妇“受风”而要求妇女在分娩后,即包头巾,身着长袖、长裤衣服,并全身覆以棉被,门窗紧闭,俗称"避风寒”,以免以后留下风湿疾病。这样就会使产妇长期处于小范围高温、高湿、不通风的环境中,严重影响机体出汗散热,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不能正常发挥作用而发生中暑。
危险因素
1、产妇长期处于高温、闷热的环境。
2、产妇自身对热的耐受性比较差。
产褥期是指产妇分娩后身体恢复的一段时间。一般来说,产褥期的时间为6周,即42天左右。但实际上,产褥期的结束时间因人而异,有些产妇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来恢复身体。在产褥期内,产妇的身体会经历一系列的变化,包括子宫收缩、恶露排出、乳房变化等。这些变化都是为了帮助产妇恢复身体,同时为母乳喂养做好准备。子宫是产褥期内恢复最快的器官之一。在分娩后,子宫会逐渐收缩,恢复到孕前大小。这个过程需要6周左右的时间。在子宫收缩的过程中,产妇可能会感到腹部疼痛,这是正常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