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隐斜
内隐斜的治疗

治疗原则

本病的治疗目的为设法消除患者症状,使其具备完善的双眼视功能。首先要强调,只有有视疲劳症状或双眼视功能减退者才需治疗。常采用的治疗方法包括屈光矫正、正位视训练、三棱镜应用、手术治疗等。

一般治疗

对患有神经衰弱、工作紧张、下班后对工作仍放心不下,忧心忡忡者,改变工作和变换环境,对视力疲劳症状会有好处。

手术治疗

如经保守治疗无效,内隐斜度数足够大,度数稳定,有肌性视力疲劳,术后不怕过矫者,可采取手术矫正。手术的原则是看远内隐斜大于看近的内隐斜时,作外直肌缩短。看近内隐斜大于看远内隐斜时,作内直肌后退。最好先做一眼后,术后根据残余隐斜度并结合患者主觉症状,在适当时做另一眼手术。

其他治疗

1、屈光矫正

对40岁以下的患者,应作散瞳检影,如确定为远视,度数明显,应作充分矫正;有屈光参差或散光时,应充分矫正使患者获得清晰而舒适的远视力,如为近视,应给予最低度数的镜片而又能获得清晰的远视力为准。

2、正位视训练

采用正位视训练使患者在使用调节时主动松弛其集合,或通过增加其融合分开力来克服内隐斜,一般除因屈光不正带来的调节成分得到矫正外,其残余的神经支配性内隐斜很难用训练方式来矫正,但有些患者的主觉症状可有明显改善。

3、三棱镜应用

用底向外三棱镜,对非调节性内隐斜,在缓解症状上有帮助,但不能清除眼外肌不平衡,使用时只矫正内隐斜的1/3至1/2,但有人认为对内隐斜帮助不大。

疾病相关 更多»
肱骨内上髁炎能自愈吗

肱骨内上髁炎有一定自愈可能,尤其症状较轻且能及时休息制动的患者,通过减少前臂过度活动,部分人可在数周或数月内逐渐缓解。肱骨内上髁炎又称“高尔夫球肘”,是因前臂屈肌总腱反复牵拉劳损,导致肱骨内上髁附着处发生慢性无菌性炎症,表现为肘部内侧疼痛、压痛,握物或前臂旋转时加重。轻度炎症时,若能彻底休息,避免提重物、拧毛巾等诱发动作,配合局部热敷或理疗,炎症可逐渐消退。但对于病程较长、症状较重者,自愈可能性较低,需通过康复治疗、局部封闭注射或口服非甾体抗炎药缓解,少数保守治疗无效者需手术松解粘连组织

许树才 主任医师
血压多少在正常范围内

血压正常范围是收缩压低于120mmHg且舒张压低于80mmHg,收缩压120-139mmHg和舒张压80-89mmHg为正常高值。目前国际通用标准中,正常血压需同时满足收缩压<120mmHg和舒张压<80mmHg。若收缩压在120-139mmHg和舒张压在80-89mmHg,属于正常高值,提示需关注血压变化。当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时,可诊断为高血压。血压受年龄、情绪、运动等因素影响,测量时需在静息状态下非同日三次测量取平均值,以排除偶然波动

李晋新 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