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麻
奶麻的诊断

医生通常根据患儿突发高热,继而骤降,全身皮肤出现玫瑰色斑疹等症状,结合中医望闻问切四诊和相对应的辅助检查可做出诊断。此外,通常还需要与同样有发热出疹等症状的风痧、麻疹、烂喉丹痧等进行鉴别。

诊断依据

1、流行病学

多发生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冬春季节多见。

2、临床表现

起病急骤,突然高热,持续3天~5天热退后即出现玫瑰红色皮疹,疹周边有红晕,压之退色;最初出现于颈部或躯干部,很快波及全身,腰部、臀部较多,其次为头额、上臂、股,但是面部较少,膝、肘以下更少;皮疹2天~3天即可消失,疹退后无脱屑及色素沉着。

3、体征

颈周围淋巴结多肿大,尤以枕部及颈后淋巴结肿大明显,无压痛,持续数周逐渐消退。

4、检查

血常规、病毒分离、病毒抗体测定等检查,有助于疾病的诊断。

鉴别诊断

1、风痧

二者皮损相似,但风痧为淡红色细小斑丘疹,而奶麻为玫瑰色丘疹;从发热程度看,风痧一般是低热,常在38℃左右,很少有高热;而奶麻则常为高热,多持续在39℃-41℃。

2、麻疹

在麻疹发疹期间热势往往更高,而奶麻则为热退疹岀。此外,麻疹有麻疹黏膜斑,而奶麻则没有奶麻一般情况良好,伴随症状轻。而麻疹伴发症状重,甚至发生麻毒闭肺、麻毒攻喉等逆证。

3、烂喉丹痧

全身症状较重,咽喉红肿疼痛,乳蛾肿大,杨梅舌,皮肤皱褶处有线状疹,皮疹为皮肤弥漫性充血,有潮红色渗点,压之退色,疹退后大片脱皮,皮疹发于颈部、躯干、四肢,1天出齐,面部无疹或少疹,可见环口苍白圈。

奶麻的类型

1、邪郁肌表

主要表现为突然高热,多为39℃~40℃,但精神如常,或略烦躁,食欲略差,尿黄,或见呕吐,腹痛,泄泻,咽红,舌红,苔薄黄,指纹浮紫。

2、毒透肌肤

主要表现为身热已退,或将退之时,周身出现红色小丘疹,从躯干延及全身,压之退色,1天~2天皮疹消退或有口干、饮食减少、食欲不振,舌红,苔薄黄,指纹紫滞。

疾病相关 更多»
宝妈必看!堵奶发烧轻松应对指南

各位宝妈们,你们是不是有时候会遇到堵奶发烧的小困扰呢?别担心,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如何轻松应对这个问题,让你和宝宝都健健康康的!💪💕乳房排空👶定时哺乳或泵奶:保持规律的哺乳或泵奶时间,每2-3小时一次,有效防止乳汁淤积。确保有效排空:哺乳时尽量排空一侧乳房再换另一侧,有助于防止乳汁滞留。药物治疗💊如果发烧程度较高,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对乙酰氨基酚进行退烧。若堵奶发烧是由乳腺炎引起的,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治疗,如青霉素等,这些药物能有效消除乳腺部位的炎症反应,控制病情发展

孙晓峰 主任医师
宝宝一吃完就吐,揪心!新生儿严重吐奶解决攻略

👼新生命的降临,给家庭带来无尽喜悦,👶但新生儿吐奶严重,一吃完就吐的情况,却让不少💑新手爸妈忧心忡忡。宝宝这样吐奶正常吗?该怎么解决呢?别着急,接下来就为大家详细讲解应对新生儿严重吐奶的方法。❗️1.调整喂养方式:新生儿胃容量小,喂奶量过多、间隔时间短易吐奶。可适当减少每次喂奶量,增加喂奶次数。喂奶时尽量抱起宝宝,让其身体呈45°左右倾斜,头部略高于身体,使奶水顺利流入胃内,减少空气吸入。母乳喂养时,若乳汁分泌过快,妈妈可用手指适当夹住乳头,控制乳汁流速

陈晓玲 副主任医师
全麻or半麻?哪个影响大?一文读懂!

在探讨全麻和半麻哪个对人的影响大时,我们首先要明确的是,这两种麻醉方式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潜在的风险。接下来,我将详细分析全麻和半麻的影响。🤓全麻,即全身麻醉,通过药物使患者完全失去意识和感觉,适用于大型手术或需要全身放松的手术。全麻的影响相对较大,因为它作用于整个大脑和身体。在麻醉作用下,患者需要用机器维持呼吸,药物维持正常的循环稳定。全麻后,患者可能会经历恶心、呕吐、呼吸急促、短期记忆力下降等副作用,但这些都是暂时的,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恢复

容小明 副主任医师
宝宝几个月出现厌奶期?了解厌奶期育儿更轻松

常常有父母非常的焦虑和困惑,“我的宝宝最近突然不爱喝奶了,是不是到了厌奶期?这可怎么办呢?愁坏了不少家长,今天我详细给各位解析一下咱们宝宝厌奶期的那些事。🍼厌奶期,通常发生在宝宝4个月到1岁之间,尤其是6个月左右最为常见。这是一个正常的生理阶段,主要与宝宝的生长发育和感官发展有关,具体如下:🍄感官发育:这个阶段宝宝的感官开始变得更加敏锐,其听力、视力等感官功能逐渐完善,对外界的好奇与日俱增

欧阳学认 主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儿童疾病
手足口病 水痘 幼儿急疹 小儿肺炎 小儿感冒 小儿急性支气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