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主要表现为婴幼儿突发高热,持续3天~4天后体温骤降,同时全身皮肤出现玫瑰色斑疹。可伴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大便干结等症状。
典型症状
1、高热
起病急,一般常无前驱症状,多表现为突然高热持续3天~5天,体温常在39℃~41℃,但患儿一般情况良好,全身症状较少,可出现心烦急燥、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咽炎等症状,程度较轻。
2、热退疹出
高热退去,出现皮疹,皮疹为不规则、小型的玫瑰色斑丘疹,有红晕,压之退色。最初出现于颈部或躯干部,很快波及全身,腰部、臀部较多,其次为头额、上臂、股,但是面部较少,膝、肘以下更少;皮疹2天~3天即可消失,疹退后无脱屑及色素沉着;颈周围淋巴结多肿大,尤以枕部及颈后淋巴结肿大明显,无压痛,持续数周后可消失。
3、重证表现
持续高热不退,并且烦躁不安,口唇发红或青紫,甚则发生小儿惊厥,为奶麻的变证。
并发症
小儿惊厥
若奶麻疾病后期高热不退,损伤脑功能,可发生惊厥变证。主要表现为突然意识丧失,全身痉挛性或强直性、局限性抽搐等。
自然回奶的时间因人而异,通常需要3至21天不等,具体取决于产奶量、哺乳情况、饮食及个体体质等因素。自然回奶是哺乳期结束后,母亲逐渐减少乳汁分泌直至完全停止的过程。对于产奶量较少的母亲,由于乳汁分泌本身不多,身体调整迅速,回奶过程可能较短,通常在3-7天内完成。若哺乳时间较短、喂奶频率不高,回奶也可能相对较快。而大部分母亲自然回奶的时间在7-14天,这一阶段乳汁分泌会逐渐减少,乳房胀满感随之减轻。但部分母亲因长期哺乳、乳汁分泌旺盛或体质原因,回奶时间可能更长,大约需要14-21天
不母乳喂养的产妇通常不需要进行开奶,因为开奶的主要目的是刺激泌乳以建立母乳喂养,而不哺乳的女性应避免刺激乳房,以减少乳汁分泌并预防胀痛或乳腺炎等问题。然而,由于产后激素变化,部分女性仍可能出现自然泌乳,此时需采取适当措施抑制乳汁分泌,而非促进排乳。开奶的核心作用是促进乳汁分泌,通常通过婴儿吸吮或按摩刺激乳腺,以建立稳定的泌乳机制。若不计划母乳喂养,开奶不仅无必要,反而可能因刺激导致乳汁分泌增加,加重乳房胀痛甚至诱发乳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