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眩晕
耳眩晕的诊断

医生通常根据患者头晕目眩、天旋地转,甚或恶心呕吐的临床表现,结合中医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以及相应辅助检查可诊断。但诊断时一般需要与头晕、厥证等进行鉴别。

诊断依据

1、症状

必备的症状是旋转性眩晕,常突然发作眩晕,自觉天旋地转,站立不稳,持续时间短则数秒,长则数小时或数天,体位变动时可诱发或加重眩晕。多伴有恶心呕吐、出冷汗、耳鸣、耳聋、耳闷等症状,但神志清楚,可反复发作。眩晕发作时可见自发性水平型或水平旋转型眼震,发作过后眼震逐渐消失,必要时可行体位诱发试验,外耳道及鼓膜检查多无异常发现。

2、检查

听力检查可正常,或为波动性感音性聋;前庭功能检查可见一侧前庭功能亢进或减退、丧失。

鉴别诊断

1、耳眩晕与头晕

头晕是最容易与耳眩晕混淆的一种病证。头晕的特点是自觉头部昏沉感、混沌感、沉重感,有时甚至是莫可名状的头部不适感。耳眩晕在旋转性眩晕发作过后常伴有头晕,但单纯的头晕则没有发作性的旋转性眩晕,这是二者最大的区别。

2、耳眩晕与厥证

厥证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四肢厥冷为特征,发作后可在短时间内苏醒。严重者可一厥不复而死亡。耳眩晕发作时也有站立不稳、欲仆或仆倒的表现,但耳眩晕者的意识始终是清醒的,无昏迷、不省人事的表现,这是二者最大的区别。

耳眩晕的类型

1、风邪外袭证

主要表现为突发眩晕,如站立在船上,恶心呕吐,可伴有鼻塞流涕,咳嗽,咽痛,发热恶风,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

2、痰浊中阻证

主要表现为眩晕,头重如蒙,胸闷不舒,呕吐恶心,痰涎较多,或出现耳鸣耳聋,心悸,饮食不佳,肢体倦怠,舌苔白腻,脉濡滑。

3、肝风内动证

主要表现为眩晕每因情绪波动、情绪不畅、烦恼时发作或加重,常伴有耳鸣、耳聋,急躁易怒,口苦咽干,面目红赤,胸胁苦满,失眠多梦,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4、阳虚水泛证

主要表现为眩晕时心下悸动,耳鸣耳聋,咳嗽痰稀白,恶心欲呕,或频频呕吐清诞

疾病相关 更多»
打耳骨肿了怎么办?了解快速消肿的方法

打耳骨是指打耳洞时将耳钉打在耳骨上,是一种流行的时尚选择☀️,但如果不注意护理,很容易出现肿胀的现象,那么,打耳骨肿了怎么办呢😖?本文将详细介绍一些处理方式,希望对你有帮助☀️。✔️1、清洁消毒:使用生理盐水轻轻擦洗局部,去除伤口周围的污垢和分泌物,然后使用碘伏进行消毒。✔️2、冷敷与热敷:在肿胀初期,可以选用冰毛巾对局部冷敷,48小时后可以改为热敷,有利于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疼痛、肿胀现象。✔️3、涂抹药物:给予以上处理过后,可以遵医嘱选用莫匹罗星软膏涂抹于局部,可以起到抗炎、消肿的作用

谢波 副主任医师
出现眩晕、肢体嘴巴不受控制的原因

眩晕是一种常见症状,通常表现为头晕、恶心、眩晕或眼花。肢体嘴巴不受控制可能是一种与肌肉无法控制、肢体僵硬、手脚麻木、舌头发麻或出现说话不清晰等神经系统症状有关。引起眩晕和肢体嘴巴不受控制的因素有很多,可能是由于内耳问题、脑部问题、颈部问题、药物副作用、视力问题、血压问题等。一些情况下,这些症状可能是暂时的,但也可能是一种慢性疾病的表现,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和管理。针对这些现象,建议采取就医诊断、生活习惯调整、体位调整、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症状。根据病因的不同,治疗方法也会有所不同

闫振文 副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感冒
流行性感冒 小儿感冒 反复感冒 病毒性感冒 夏季感冒 急性鼻炎
咳嗽
肺结核 肺炎 肺癌 肺气肿 肺积水 肺脓肿
鼻塞
过敏性鼻炎 萎缩性鼻炎 慢性鼻窦炎 急性鼻炎 慢性单纯性鼻炎 慢性肥厚性鼻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