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通常根据患者头晕目眩、天旋地转,甚或恶心呕吐的临床表现,结合中医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以及相应辅助检查可诊断。但诊断时一般需要与头晕、厥证等进行鉴别。
诊断依据
1、症状
必备的症状是旋转性眩晕,常突然发作眩晕,自觉天旋地转,站立不稳,持续时间短则数秒,长则数小时或数天,体位变动时可诱发或加重眩晕。多伴有恶心呕吐、出冷汗、耳鸣、耳聋、耳闷等症状,但神志清楚,可反复发作。眩晕发作时可见自发性水平型或水平旋转型眼震,发作过后眼震逐渐消失,必要时可行体位诱发试验,外耳道及鼓膜检查多无异常发现。
2、检查
听力检查可正常,或为波动性感音性聋;前庭功能检查可见一侧前庭功能亢进或减退、丧失。
鉴别诊断
1、耳眩晕与头晕
头晕是最容易与耳眩晕混淆的一种病证。头晕的特点是自觉头部昏沉感、混沌感、沉重感,有时甚至是莫可名状的头部不适感。耳眩晕在旋转性眩晕发作过后常伴有头晕,但单纯的头晕则没有发作性的旋转性眩晕,这是二者最大的区别。
2、耳眩晕与厥证
厥证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四肢厥冷为特征,发作后可在短时间内苏醒。严重者可一厥不复而死亡。耳眩晕发作时也有站立不稳、欲仆或仆倒的表现,但耳眩晕者的意识始终是清醒的,无昏迷、不省人事的表现,这是二者最大的区别。
1、风邪外袭证
主要表现为突发眩晕,如站立在船上,恶心呕吐,可伴有鼻塞流涕,咳嗽,咽痛,发热恶风,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
2、痰浊中阻证
主要表现为眩晕,头重如蒙,胸闷不舒,呕吐恶心,痰涎较多,或出现耳鸣耳聋,心悸,饮食不佳,肢体倦怠,舌苔白腻,脉濡滑。
3、肝风内动证
主要表现为眩晕每因情绪波动、情绪不畅、烦恼时发作或加重,常伴有耳鸣、耳聋,急躁易怒,口苦咽干,面目红赤,胸胁苦满,失眠多梦,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4、阳虚水泛证
主要表现为眩晕时心下悸动,耳鸣耳聋,咳嗽痰稀白,恶心欲呕,或频频呕吐清诞
您好,欢迎咨询。56岁女性,出现所谓的左耳眩晕症,可能是耳石症,也叫做良性位置性眩晕症。这是一种良性的眩晕症,与耳石的脱落有一定的关系。这是有一定自限性的疾病,反复发作之后,症状会逐渐减轻,甚至缓解。如果眩晕比较严重的话,可以对症服用一些抗运动的药物,如盐酸地芬尼多等。
氧氟沙星滴耳液滴完后通常不需要倒出来。氧氟沙星滴耳液是通过局部给药,让药物在耳道内保持一定的浓度和作用时间,以达到杀菌、消炎的效果。滴完后让药物在耳道内自然留存,能持续发挥药效,更好地作用于耳部病变部位。少量未被吸收的药液会随着人体的自然活动,如头部的转动、咀嚼等,逐渐自然流出耳道。而且,外耳道本身也有一定的自洁功能,能够将一些分泌物和残留药液慢慢排出。一般情况下,氧氟沙星滴耳液滴完后无需刻意倒出,以保证药物的治疗效果。如果滴入量过多或出现不适,可咨询医生后采取相应措施。